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研究

60年代徐州的国民经济调整

2021-01-04 10:10:39来源:张彦

针对“左”倾错误影响“大跃进”运动以及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展开全面调整。在这个时期,中共徐州地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以及各项政策,对各市、县的农业、工业和商业进行了全面调整,同时开展压缩城镇人口和精兵简政工作,理顺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协调了工业内部以及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各行各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基本建立起正常的经济秩序,整个国民经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徐州国民经济调整的起因

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不仅使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失调,而且造成了严重后果一是基本战线拉得过长,分散了人力物力,经济比例关系失调;二是城镇人口增长过快,加重了城市压力和农业负担;三是浪费严重,生产水平和效率低下;四是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1959年7月,徐州市贯彻中共中央第一次郑州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八届六中全会,揭开了徐州国民经济调整的序幕。首先明确了人民公社是集体所有性质,初步开展了对人民公社的整顿其次对工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主要指标进调整注意理顺重比例关系根据市场需求安排轻工产等。这些措施,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纠正了一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的错误。同9徐州市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开展反右斗争进一步助长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错误不仅丧失了上半年“左”取得成效,而且使“左”的误更加严重,导致徐州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经济形势陷入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徐州人民深刻反思,艰苦奋斗,历经曲折1961年到1965年展开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二、徐州国民经济调整的做法

中共徐州地委、市委根据党中共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深刻总结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的经验教训认真贯彻执行八字方针以及各项具体政策徐州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经过初步调整和进一步调整,徐州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得到纠正农业、工业、商业等各行各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工业支援农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开始步入“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轨道

(一)农村和农业政策的调整。根据省委首先集中力量调整农业的指示精神,1961年1月上旬,中共徐州地委召开各市、县四级干部会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农业十二条”)和《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精神,强调要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共产风”,集中批判“五风”和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确定了退赔方案2月,中共徐州地委发出《关于整风整社进入大队后的部署》,随后在11个公社进行整风整社的试点,发动社员大鸣大放,核实账目,破产还债。至8月,退赔工作全面推开,以给实物、现金和下放企业的方式对集体和社员个人进行彻底退赔。1962年7月,为在“共产风”中被拆毁住房的21781户移民解决住房45038间划拨土地9601亩支援耕畜4815头和大中农具27882件;退赔平调的集体和个人财产4191.70万元,其中个人2164.40万元

在这段时间里,各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农业六十条”),在农村实行以“三包一奖”(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为中心内容的集体生产责任制及管理办法。1961年8月,中共徐州地委发出《关于分期分批贯彻“六十条”的意见》,在公社实行“队为基础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础核算单位的管理体制,社员私人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坚持按劳分配等价交换原则。并强调要坚持评工记分、“三包一奖”,纠正干部的不民主作风,比较好地克服了平均主义。市区从各方面采取措施支援农业制造和修配大批中小农具下放一批干部和大批劳动力加强农业第一线。同时注意加强生产队建设巩固集体经济改善生产管理劳动管理和财务管理进一步调整国家、集体和社员三者的利益关系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在整风整社运动后期,中共徐州地委领导各市、县积极积极贯彻“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作物增产措施,推动农业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贯彻“以小型为主,以配套为主和以群众自办为主”的方针,1963年至1965年间,加速配套工程建设,达到日雨130毫米不成涝,全专区配套灌溉面积17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71.7万亩,稳定高产面积42.6万亩,重点解决了内涝问题。农业机械方面,1965年,全专区的大中型拖拉机达462台20749马力排灌机械拥有量2820台81634马力农机总动力10万多马力机耕面积200余万亩,期间江苏省还投资徐州地区600万元建立了农业机械鉴定站和7个农机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土壤改良方面重点开展了普遍增积、增施自然肥料合理轮作逐步恢复地力的工作,搞好积肥基本建设,鼓励养、养羊和种植绿肥1965年生猪存量达69万头,较1962年增长44.81%绿肥面积达到181.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7.5%。多种经营方面,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发挥群众的技术能力有计划地利用荒山荒地发展果林和经济林利用水面发展养殖根据各自的条件合理发展禽畜饲养,鼓励发展养峰事业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以增加收入缓解了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到1965年徐州副业收入达4558万元,较1962年增长24.23%其中徐州市郊区副业生产总收入200万元每人平均为27.91元,占农副业总收人的29.65%。

农业和农村政策的调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民公社化以来群众意见极大的“共产风”、平均主义等问题,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工业交通行业的调整和发展“大跃进”期间的徐州工业,由于片面追求高产值、高指标,全民大办工业,造成了原材料供应、交通运输的全面紧张。不计成本的盲目扩张,导致基本战线拉得过长,新建的许多工厂无法开工,造成很大浪费。对此,中共徐州地委认真贯彻“八字”方针,开展了对工交行业的调整。

1960年下半年开始,各县、市首先按照集中使用财力、物力的原则,对基本建设战线和工业生产规模进行适当压缩,保留必要的生产项目,充实薄弱部门;其次是号召城市居民下乡,精简职工,支援农业生产。1961年2月,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企业整风的指示,地委在工矿企业中领导开展了整风运动,5月上旬全面展开。1962年2月,地委配合整风运动开展了物资清查工作,先后组织30个清理检查团,深入仓库车间进行清查。通过整风和清查,主要解决了普遍存在的思想作风不纯、政策观念不强、虚报浮夸、强迫命令瞎指挥、不关心群众疾苦和企业管理工作薄弱等问题,对清理出的7927吨钢材、2458吨生铁、9吨铜、16吨铝、6985吨煤、7000立方木材4542吨水泥分别做出了调度处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徐州专区物资供应紧张的矛盾。

1961年和1962年,地委围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按照农、轻、重的顺序安排国民经济规划”的方针,调整工业布局,降低生产指标。主要是加强煤炭、轻工业和手工业生产调整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和企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徐州市1961年底共有全民所有制企业109个1962年底调整为89个,压缩20个其中,关停无原料来源产品方向不明发展无前途的企业12个合并9个生产性质相近的企业压缩42个企业的生产规模新建投产和重新组织生产企业2个。变更企业隶属关系调整管理体制方面,全市撤并了4个工业局电业划归中央水电部领导治金工业省属单位市属钢珠厂建筑器材厂拔丝厂、制钉厂等企业调整为手工业部门领导。专区各县关停并转全民所有制企业47个使厂矿总数由原来244个减少到197个职工人数由2.2人减少到1.8人。集体所有制企业1961年底69个调83个增加20.3%。经过调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961年较1960年下降了62.53%,1962年又较1961年下降了56.16%从而保证了煤炭等重点工程的建设。

为支援农业生产,徐州市对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向进行了调整,使生产支农产品的企业有了明显增加在重工轻工、手工业和化工4个工业32个全民企业中生产农业生产资料的企业由1961年的7个增加到12个占全部企业数的37.5%新增加了71种支农产品1962年11月,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61年增加4.57%。在全市机械工业中由制造转为修配或兼修配的工厂有9个,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下降13%修配的产值比重上升12%通过企业内部调整加强了薄弱环节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4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质量达到标准并超过1961年的有30种75%29种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地方工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1961年三季度比二季度提高19.8%亏损企业由1961年的12个减少到1962年底3个。

根据中央决定1963年起再用三年时间继续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指示精神,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地委在工交系统适当调整企业的隶属关系对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按行业、按产品统一归口管理在机械行业有计划地推行专业化和协作。为了便于归口集中领导,市委决定纺织工业从轻工局分出成立徐州纺织工业公司机械局、农机局与冶金工业局合并建立重工业局负责管理全部机械工业和冶金工业。工业企业调整重点逐步转向企业内部围绕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在逐步做好新企业填平补齐等配套工作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加强科研力量,提高技术含量,认真执行质量第一的方针1964年以后,企业围绕产品升级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普遍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一方面发动群众大搞小革新、小创造、小改进、小建议等活动;另一方面重点组织推广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据不完全统计1965年全市职工提出并实现各种革新项目2040余项

徐州交通运输事业在调整发展1962年华东运输公司徐州分公司成立徐州运输处,货车增加62辆;1963年,国家交通部决定,开工修建徐连公路(徐州至连云港307国道),至1965年徐州境内全长100.93公里全线竣工提前两个月完成任务1964年,恢复建设了1960年底下马的铁路利国徐州段徐州蚌埠段线工程,并投资100万元对徐州铁路编组站进行改造调整新铺线路991米改铺线路1815米加宽货物站台2座。1965年,徐州市和专区各县货运量达117.1万吨周转量3305.6万吨公里全年实现利润237万元。

(三)商业贸易的调整和发展。中共徐州地委认真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贸工作总方针,从集市粮食贸易、调整商业网点、改善商业贸易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等几个方面,着力加强对商业的调整1961年9月18日,徐州专署召开市场工作座谈会,研究粮食和市场管理工作,提出以生产队为基本单元未完成征购任务的,禁止粮食、油料上市,棉花、棉籽、纱布不准上市买卖;坚决执行猪苗派购计划,不准私商经营。1962年8月,为缓解生活用品市场供应紧张的情况,徐州市人委决定对部分日用百货、食品、副食品等实行凭券供用。专区各县和徐州市的蔬菜、副食品日用工业品的生产收购和供应比过去有很大增长自给率有了很大提高。对于紧俏商品一方面保证重点照顾特需另一方面统筹兼顾全面安排适当投放市场凭证合理供应。同时,加强对集市贸易的领导整顿市场秩序取缔投机倒把活动。徐州市商业网点由1960年的800多个增加到1000多个从业人员由占人口的2.6%上升2.9%。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支持工农业生产,补充市场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方便了群众的生活。

1963年后,各地财贸部门支持工农业生产和为人民生活服务,对工业产品贯彻及时收购、积极推销的原则,经营管理有了改善服务质量有了提高。 1965年地方工业收购总额1964年同期增长23.6%。商业部门会同工业部门引进外地产品在一些商店设置地方工业产品柜。商业供销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副业生产的组织和领导注意对零星的分散的小土特产品收购积极从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以支持不仅增加了生产队和社员的收入,而且支援了国家的建设。商业部门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合理调整商品流向按经济区划组织商品流通降低了商品流转费用。徐州市1965年与1963年相比30种主要商品有22种零售量明显增加其中猪肉增长71.4%蔬菜增长56.4%棉花增长34.6%自行车增长87.2%市场零售物价总指数平均下降9.5%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1963年到1965年平均年递增4.5%“二五”期间年平均递增率高出1.3个百分点。1965年徐州财政收入8638万元,较1962年增长14.20%。由于物价稳定市场货币流通正常储蓄存款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65年底城镇储蓄存款余额1510万元,较1962年增长68.72% 农村储蓄存款余额629万元,较1962年增长78.19%

(四)压缩城市人口和精简机构随着大办各种工业和大炼钢铁运动的开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到1960年,仅徐州市九大经济部门的职工总数就由1957年底的68579人增加至181087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匮乏,影响了农业生产。从1960年开始,徐州专区各级党委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指示精神,开展了“压缩城镇人口、精简职工,实行精兵简政”的工作。

1960年3月,中共徐州地委召开专区工业会议,部署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等工作,动员地专机关干部下乡劳动锻炼,号召广大城市居民踊跃下乡安家落户,支援农业第一线。7月,地专机关第一批214名干部分赴农村各地担任公社及生产大队副职,至9月地市县三级共下放干部5855人; 到11月底,徐州市共下放居民6135户20798人。在此基础上,地委计划地市县机关再分别精简50%、30%、20%的干部,充实农业第一线。1961年3月,徐州市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下放劳动力的初步方案,5月又发出关于进一步精简工作的意见,至6月底徐州市共精简全民所有制职工11196人,其中5474人下放农村充实农业第一线。同时对社办企事业进行了调整,全专区撤并单位809个,下放职工18355人。1962年6月,中共徐州市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的精神,发出《关于动员干部、职工家属回乡的意见》,进一步做好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的工作。1963年2 月,市委又发出《关于1963年继续做好精简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精简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精简安置政策。到1965年,徐州专区各县和徐州市共精简下放职工、城市居民和社会青年146600多人,其中充实到农业第一线的有126300多人。

1962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调整机构的指示精神,省委决定撤销市委书记处,重新任命市委书记、副书记。中共徐州市委根据全面调整的要求,先后撤销了市党政工作机构6个部、局(处),合并4个局(公司)。市级机关撤销减少49个科室,国家工作人员由2088人减少为1780人,减少14.7%。企事业单位撤并减少18个工厂、4所学校。到年底,全市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结合整编调整干部1754人,其中赴农村102人、财贸系统542人、煤碳系统102人、加强薄弱部门和基层单位637人,其他371人。地委12个部委办压缩为7个,专署40个局处压缩为18个,精简机关工作人员209人,另外全专区还下放公社以上机关干部3100多人。从1961年起,徐州市委还开展了对党的基层组织包括支部和党员队伍的整顿工作,全市基层党支部由1154个减少到1113个,对847个支部进行了改选和补选,从组织上保证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徐州国民经济调整的成就

中共徐州地委认真贯彻党的“八字”方针,经过调整,逐步理顺了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以来经济发展的混乱情况,协调了农、轻、重比例关系,整个国民经济步入了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一)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各地人民公社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小麦种植,逐步实现水稻种植,改良土壤、合理轮作,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机械化,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生产力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逐步恢复。1964年,徐州专区粮食总产量达97403.5公斤,较1962年增长29.13%。1965年全市郊区三麦亩产达95.5公斤,创解放以来最好水平;棉花(皮棉)总产量达949.4公斤,较1962年增长42.4%;油料产量364052担,增长23.92%。农村副业生产得到加强,1965年市和专区各县生猪存栏量60万头,达户均1头,较1962年增长44.81%;家农副业收入达4558万元,较1962年增长24.23%,其中市郊区副业生产总收入200万元,人均27.91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29.65%。

(二)工业生产稳步上升。1963年至1965年间,徐州专区和徐州市工交行业生产平均每年递增13.7%,1965年达到创纪录的46709万元,较1962年增长46.9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较调整前有了大幅度提高。40种主要工业产品有20种产量比1962年增长50%以上。五年间,20种升级重点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的有18种,实现升级规划的有苯二甲醋酐、硫酸、磷酸、手推车外胎、水泥、保温瓶胆等15种产品,还试制成功了91种新产品。机械工业生产总值从1957年的1475万元增加到1965年的5950万元。1965年,徐州地方工业产品总成本较1964年降低5.67%,利润增长14.54%,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2.65%,整个工业系统形成了成本降低、利润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良性增长机制。

(三)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提高。1965年,徐州市和专区各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6658万元,比1962年增长23.84%;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09063万元,较1962年增长35.4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3302万元,较1962年增长4.6%;财政收入完成8638万元,较1962年增长14.20%。农、轻、重比例关系由1962年的60.116.923.0,调整为56.519.524。农业总产值在农轻重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了3.6个百分点,轻工业、重工业则分别上升了2.6和1.0个百分点。

(四)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1965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有了较大提高,城镇居民存款余额有了大幅度增长。国民经济调整期间,新建住宅面积29万平方米,维修养护住宅117万平方米,使群众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市场物资较为丰富,花色品种增多,市场零售物价指数1965年比1963年下降了9.5%。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公共积累1965年比1963年增长1倍。1964年农村社员人均分配现金37元、粮食280斤,分别比1962年提高31.6%和51.35%;徐州市郊区人均分配现金74.50元、粮食258斤,分别比1962年提高58.51%和248.64%。

四、徐州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

综观60代徐州的国民经济调整,地委和各市、县委积极贯彻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八字”方针和各项经济政策,对徐州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为徐州的经济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值得汲取和借鉴。

一是要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符合国情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能为经济发展指明正确方向和道路有利于经济建设朝着平稳有序的方向进行。八字方针的提出就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瓶颈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立足于基本国情而制定的指导方针避免经济出现“膨胀—调整—再膨胀—再调整”的恶性循环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

二是要科学严谨地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展开各项工作,大兴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条件求发展。如果不调查研究,不实事求是,不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就会出现主观要求高速度、高指标,出现瞎指挥、弄虚作假等问题,甚至于破坏农、轻、重的比例关系,造成低速度或是倒速度,给党和国家、人民造成极大的损害。

三是要经常不断地平衡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前,基础设施规模扩大,积累和消耗及各产业的比例关系严重不平衡,影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就是国民经济各个部类之间保持相互协调与平衡,因此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只有经常进行小的调整和修复,才能做到趋利避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持相对平稳的运行。

四是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思想。农业是人们衣食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原料的基地,是工业品销售的主要市场,还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实践证明,哪一年农业生产增长的快一些,则下一年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就增长快一些,反之就会增长的慢一些。由此可见,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要坚持从发展农业着手,来开展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主办单位:徐州市史志办公室 ©Copyright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老网站入口

备案号:苏ICP备075088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徐州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