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研究

徐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史

2021-01-07 11:19:06来源:徐州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

改革开放以前,徐州工业布局主要以生产煤炭、矿石、水泥、电力等重工业为主,为全省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和原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徐州市经济建设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工业经济坚持改革之路,解放思想,调整结构,改革改制,开放引进,创新发展,发生了历史巨变,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资源型工业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变,成为徐州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经济体制改革起步阶段(1978~1988年)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打乱了徐州工业经济发展进程,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工业生产发展缓慢。19784月,中央作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意见》(即“工业三十条”),继而提出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徐州工业经济开始了全面整顿调整,主要包括开展企业内部整顿,建章立制,维护企业良好生产秩序,提高产品产量质量,保证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同时开始调整工业结构,促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在调整、整顿过程中,围绕搞活企业,进行初步改革探索和试点。1985年后,工业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企业生产逐步面向市场,开始突破按计划指标生产销售模式,农村乡镇工业大量兴起。企业发展一度遇到了计划供应不足,能源、资金、原材料缺乏以及产品销售困难等问题。工业经济在变革中求生存,求发展,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实行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落实厂长(经理)负责制,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等等。围绕搞活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经营体制改革。

  工业经济在调整中稳步发展 这一时期属于工业化初期阶段。1978年,市内工业经济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市属工业企业均为公有制经济,412家企业,国营企业占71.5%,集体企业占28.5%。工业生产按照政府下达计划任务组织生产,市政府设立轻工业局、机械工业局、纺织工业局、二轻局、商业局、建材工业局、冶金工业局、电子仪表工业局、社队工业局、化学工业局等12家行政主管部门,按行业管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重工业占全市工业经济主要地位,产品主要为煤炭、电能、铁矿石、生铁、水泥、电解铝等能源和原材料。徐州矿务局、大屯煤矿、地方煤炭公司、徐州钢铁厂、徐州发电厂、徐州重型机械厂等是这一时期国有较大规模的重工型企业。重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60.4%。同时还有一些轻工、纺织、食品、化工、电子仪表、医药、皮革塑料等工业企业。19788月,为了统一管理企业生产,徐州市成立经济委员会,加强全市工业生产指导,组织协调各工业主管部门贯彻“工业三十条”,调度安排考核企业生产情况。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市工业经济进一步拨乱反正,广泛开展了工业学大庆和增产节约活动,工业企业逐步步入以生产为中心的轨道。

  1979年起,贯彻中央国民经济发展“八字方针”进一步具体落实,对工业经济开展全面的整顿和调整。徐州市成立了企业整顿办公室,各工业主管部门组织工作组对全市企业集中开展整顿工作,重点是整顿企业生产秩序,调整企业领导班子,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建全企业规章制度。通过建好企业领导班子,完善管理制度,保证完成各项生产计划任务。工业经济的调整包括四个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安排轻重工业比例,加强轻纺工业;调整产品结构,引导企业按社会需求组织生产,增产适销对路产品,调减质量差、成本高、无竞争力的滞销产品,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优先发展轻工、纺织、食品、机电产品,扩大出口产品;调整组织结构,打破行业部门限制,开展横向协作联合,将部分产品滞销、任务短缺、消耗高、效益差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联,将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品、优势企业集聚;调整投资结构,集中有限的资金保重点建设和重点项目,重点支持发展能源、交通、短线原材料以及出口创汇项目。

  1980年,市工交会议提出,重点发展煤炭、电力工业,相对集中力量大干快上轻工业,积极发展建材工业及其他原材料工业,改变以能源为主的工业格局,促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在计划安排、物资供应、银行贷款方面开始向轻纺工业倾斜。开工兴建了徐州帘子布厂纺织车间、酒厂啤酒库、电极厂中碎车间等6个重点轻纺项目。1981年全市试制192种新产品,轻纺产品占72.4%。轻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到46.7%。造纸、印刷、洗涤、纺织、皮革、计量、食品、饲料、塑料及包装工业都有了较快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乡镇工业大量出现。19845月,市政府召开乡镇企业工作会议,鼓励支持乡镇工业发展。1985年,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富裕农村经济的重要工作,并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乡镇企业优惠政策,促进了全市乡镇企业快速崛起。全市县乡、村组积极办工业上项目,乡村集体、联合体、个体工业纷纷涌现。1985年全市乡镇工业发展到91251个,总产值22.31亿元。

  1985年起,企业生产面临的资金、电力以及原材料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工业经济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调整的重点是抓大户,保重点。在能源、资金、物资、技改项目上,优先支持发展适销对路产品,压缩滞销积压产品。采取了扶持徐州烟厂、徐州合成洗涤剂厂、徐州印染厂等重点企业满负荷生产。同时,着手开展了优化行业结构工作,引导推动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与组合兼并。1988年,组建和改造了特种汽车总厂、水泥企业集团等10个联合体,25家优势企业兼并了25家劣势企业。集中力量发展41个重点项目,包括合洗厂5万吨洗衣粉、华利公司电模具生产线、电化厂1万吨离子模烧碱、铜山2万吨柠檬酸、沛县2000吨丙纶等项目。徐州矿务局、徐州发电厂、徐州卷烟厂入选全国500家大企业。

  经过10年的初步调整,工业经济在整顿中稳步发展,逐步形成轻重工业同步发展的新格局。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22.27亿元发展到1988年的68.5亿元。其中煤炭和电力完成11.21亿元,占比重16.4%,机械工业7.73亿元,占比重11.3%,食品工业9.92亿元,占比重14.5%,纺织工业9.66亿元,占比重14.1%,化学工业6.42亿元,占比重9.4%,建材工业5.88亿元,占比重8.6%。轻重工业之比为47.152.9,基本上扭转了徐州轻工业偏轻、重工业偏重的不协调格局。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历史最高值,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5.040.524.5。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火电和建材为基础,机械、化工、冶金、轻工、食品、纺织相应发展的工业体系。

  这一时期,在调整工业结构同时,围绕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积极按计划组织生产销售,内部开展了技术改造、增产节约、创优质产品等活动,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任务。许多企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计划供应指标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开始从市场协调购销原料产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花色品种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有了提高。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为主,一些企业沿袭任务靠计划,原料靠供应,产品靠包销的生产经营方式,加之工业投入不足,企业设备技术、产品工艺落后,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能源、物资、资金面临紧缺情况下出现亏损。

  企业改革在整顿中探索深入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为了更好的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工业企业开始进一步注重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探索开展了一系列企业经营管理改革措施。从国家政策上实行简政放权,厂长负责制等,促进企业放开搞活,从企业生产经营上建立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承包制等措施,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1980年,徐州市开始在9个工业企业中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在企业利润留成、生产计划、产品销售、资金使用、奖励办法、企业人事等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之后,发出《关于批准第二批地方国营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试点的通知》,新增了16家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制度。1981年初,在徐州化工厂、徐州纺织厂等企业试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8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交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经验交流会,推广徐州化工厂全员生产经济责任制经验,开展了“学首钢,赶徐化”活动。市政府下发《关于徐州市地方国营企业1981年试行按比例包干的通知》,各种形式的企业经济责任制开始全面推行。全市12个地方工业局、公司的159个企业中,先后实行了盈利包干,微利包干、超额留用,亏损包干、超额部分双减半,自负盈亏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1984年,徐州市开始“利改税”改革,企业实行以税代利、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贯彻国务院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十条规定。对企业实行进一步“简政放权”,先后分三批在137个国营企业进行厂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在国有小型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推行“一包三改”(经济指标承包、改革劳动制度、改革干部制度、改革工资制度)。1987年,贯彻三个条例,落实厂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在徐州重型机械厂、徐州溶剂厂、徐州电化长、第三药厂和灯泡厂5个国有企业试行承包经营,继而在国有企业推行“两保一挂”为主要内容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保上交财政收入,保企业技术改造和国有资产增值,企业工资总额与本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浮动),企业实行浮动工资制。1988年,市政府批准徐州合成洗涤剂总厂、铝厂、无线电二厂、徐州电化厂等6家企业为“特厂”,即与原主管单位行政上脱钩,享有人事、生产、经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进而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落实厂长负责制。一批中小型企业探索实行了公开招标承包,全员抵押承包等生产经营方式。当年,全市全民预算内全民工业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经营承包158家,占96.3%。乡镇企业开展了租赁制和股份制的试点。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简政放权,主要的手段是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并开始在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开展租赁制和股份制的试点。通过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在企业改革过程中,由于改革的措施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基础上,企业改革机制转换不彻底,没能彻底解决国有企业产权改制问题,造成企业发展缺少内在动力。以至于市属企业改革成本较高,包袱沉重,债务难解。

  二、市场经济体制成长阶段(1989~1999年)

  这一时期是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的过渡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工业经济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突破“姓社姓资”思想束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新路。通过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多数企业完成企业产权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经营主体。同时,大力推进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兼并联合,形成一批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和企业集团。乡镇工业通过兼并、联合、拍卖、租赁和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大部分企业由集体转为民营私营。工业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加大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并转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通过广泛招商引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市外投资企业不断增加。同时,优化产业布局,建设经济开发区,组建工业园区,形成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逐步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化工、食品、建材五大优势产业为支柱,煤炭、电力、纺织、冶金等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医药、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结构。形成了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四大基地——以徐工集团为核心的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开发、制造和出口基地,以维维集团、徐烟集团、淮海食品城为核心的淮海经济区最大的食品加工和交易基地,以恩华集团、万邦制药为核心的全国最大的中枢药物和胰岛素原料生产基地,以煤矿、电力、水泥等资源产品为主的全省最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

  20世纪90年代初,徐州市工业经济一度遇到了严重困难,庞大的冗员使国营企业不堪重负。到19915月,全市470家地方工业企业亏损企业201家,亏损额7893万元,亏损面达43%5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22家亏损。1991年底,市委、市政府确定从亏损企业入手,开展以“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为中心的企业劳动、工资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搞活企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在国营企业实施三项制度改革(改革企业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搬掉“铁交椅”,以经济效益定升迁;取消“铁工资”,以企业收益定收入;打破“铁饭碗”,以个人技能工效定岗位。一时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经济日报》一版开辟《破“三铁”,看徐州》专栏,介绍徐州国营企业改革的做法。破“三铁”是在其赖以生存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未完全消除情况下开展的,配套改革措施尚未跟上,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于1992年底前基本停止。1992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全市国有企业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委、市政府出台《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实施办法》,在国营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企业兼并联合,组建股份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企业集团等企业组织形式开始在徐州出现。到1993年,共组建企业集团30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3家,有限责任公司29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000多家,兼并联合企业75家。徐州工程集团成为一家跨地区,有50多家企业组成的大型企业集团;天宝集团形成年逾4亿元产值以上规模。同时,乡镇工业在铜山县利国乡牛头山矿业股份公司召开股份制改造现场会,推动股份制改革。1994年起,市委、市政府颁布实施《关于全面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企业改革的重点开始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移。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中小型企业开展“先售后股”改革试点,小微亏企业实施“公有民营,售后私营”的改革,乡镇企业和城镇街区企业全面推行股份合作制。至1994年,全市乡镇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6935家,资本总金额20.6亿元。全市累计批准改制改组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101家,组建企业集团60家,80%的乡镇企业推行了股份合作制。1996年,徐州市被批准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828日,国有企业徐工集团控股子公司徐州工程机械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徐州第一家上市企业。徐工集团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年内,新组建企业集团58家,公司制企业413家。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上,徐州市工业经济进一步突破思想束缚,提出工业经济要突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改制全面推行。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城乡大型和骨干集体企业,先后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国有小企业和城乡小型集体企业,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宜卖则卖,宜股则股,宜租则租,宜包则包”。乡镇工业通过出售、拍卖、转为民营私营或合伙企业。全年新组建25家集团,19家优势企业兼并了23家劣势企业,13家企业破产,13家企业实施了“退二进三”(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产品没有市场,或者濒于破产的中小型国有企业从第二产业中退出来,从事第三产业)。

  1998年,《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总体方案》实施,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徐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徐州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徐州轻工控股(集团)公司等先后成立,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1998年,全市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累计达43家,19家国家、省级试点企业中有16家完成改制。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40.5%,改制面61.8%,县区属以上企业改制面达77.6%,乡镇企业改制面93.6%。全市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311家,累计达1888家,股本总额49.3亿元,股份合作制企业累计达7300家。18家企业被兼并,7家企业实施破产。

  199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工作意见》,成立企业改制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体改委,负责全市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提出用三年时间,通过出售、股权转让等多种形式,使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大中型国有企业先后进行股份制改革,已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进行了二次改制,变为多元投资的股份制企业。国有小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1999年国有大中型企业有61%实现改制,县(市)区属以上企业和乡镇企业改制面分别为84.4%98%。全市累计股份制企业2398家,股本总额58.7亿元,其中股份有限公司16家,股本总额7.6亿元,有限责任公司2382家,股本总额51.1亿元。累计33家企业破产,193家劣势企业被优势企业兼并,68家企业实施了“退二进三”。

  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焕发了企业的活力。徐州市工业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实行“必保、优先、限制、禁止”分层次调整措施,优先发展国家指令性计划、以及能源、基本原材料产品和适销对路轻工产品,压缩淘汰高消耗、落后滞销产品。在企业结构调整上,开展企业间的横向联合,组建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团和群体。1989年,市政府印发《企业法人管理条例》和《组建发展企业集团的意见》。徐州工程集团、淮海经济区阀门集团相继建立。徐州重型机械厂被批准为“国家大型企业”。一些优势企业采取联合、兼并方法、措施,壮大企业规模。主要包括汽车电器厂与家用电器厂联合,医学光学仪器厂与光学仪器厂联合,建材化工厂与燃料化工厂联合,汽车改装厂与哈尔滨飞机公司联合;铝厂对砖瓦二厂兼并,火柴厂对制胶厂、钢锹厂对家电二厂、腌腊肉制品厂对肉食品加工厂的兼并。

  1993年起,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品为龙头,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突破,依靠技术进步,集中力量搞好适应性调整。通过调整实现“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在经济结构上,以“调优、调大、调高、调外”为目标;产品结构上,以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创汇为目标;在组织结构上,发展贸工农一体化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和企业集团;在技术结构上,调整改造传统优势产品,限制淘汰落后产品,扶持一批重点发展产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993年,全市工业产值293.13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81.97亿元,重工业产值105.24亿元。形成了化工、电子、工程机械三大重点行业。全市工业性投资突破30亿元。彭城电厂、龙固煤矿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压路机、汽车收放机等7种产品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位,卷烟、医疗电子等16种产品产量跃居全省第一位。乡镇工业产值达到148.3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62%,成为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1994年起,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和目标进一步明确、细化,即突出战略产品和重点产品,形成一批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工业骨干企业和骨干项目。制订了“工业百项工程”,带动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当年开工40项,投资14.2亿元。维维豆奶粉扩建工程、大东印务、邳州炼钢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新产品开发完成600项,160T特大吨位起重机、特种工程塑料、萘普生等新产品相继投入试产或批量生产。出现了徐工、铝业、巨龙、中国兴业烟草集团等30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重点企业集团。徐州经济开发区、铜山经济开发区先后建立并广泛开展招商引资,“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相继落户。以豆制品、奶制品、烟草、调味品、专用面粉为主体的食品工业快速崛起,出现了维维、绿健、徐州烟草、大地、六朝松、小康、万通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食品工业一度成为徐州市工业经济第一大产业,带动了整个轻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全市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食品、建材五大支柱行业。轻工业开始超出重工业,1997年轻工业产值到达最高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3.6%

  1997年,市委八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工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国有工业企业实行抓大放小,重点培育和发展12大集团和20家骨干企业,形成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当年,徐工集团、维维集团等32家重点集团和骨干企业的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分别占全市工业的31.4%38.6%88%。全市先后有5家企业进入全国500家最大规模企业行列,10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百强行列。

  1998年起,以工程机械为核心,包括建材机械、锻压机械、矿山机械、专用车辆等产品的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徐工集团、江苏北方氯碱集团、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江苏维维集团、淮海水泥厂、中外合资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大企业集团形成规模,引领全市机械、能源、化工、食品、建材产业发展。199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25.07亿元。其中能源工业产值82.04亿元,占比重19.3%;机械工业42.60亿元,占比重10.0%;食品工业102.95亿元,占比重24.2%;纺织工业34.57亿元,占比重8.1%;化学工业28.88亿元,占比重6.8%;建材工业26.40亿元,占比重6.2%;冶金工业23.02亿元,占比重5.4%。轻、重工业之比为44.255.8,呈现出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的发展格局。

  三、工业经济腾飞阶段(2000~2008年)

  这一阶段,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提出争做江北“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领头羊的目标。先后出台《徐州市经济体制改革要点》、《徐州市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规划》、《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化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工业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对外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2001年,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改制面达到85.9%,县(市)区属以上国有企业改制面达89%。全市累计63家企业破产,涉及职工4.4万人,195家企业被兼并,涉及职工4.2万人,完成了产权和职工身份“双置换”为重点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法定程序将企业公有资产拍卖给私人,使之变为私有财产,企业职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进入劳动力市场)。全市列统工业中,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下降到27%,集体经济所占比重下降到11%,股份制经济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44.6%2005年,318家市属国有企业完成改革改制任务,占总数的87.8%17.05万名职工身份得到置换,县(市)区属工业企业改制面接近100%。到2007年,国企改革基本完成,改制面达96%。徐钢总厂、北方氯碱、四方铝业、天能集团等21家大型骨干企业引入资金,实现战略重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已基本形成。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达到435亿元和34.5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4.8倍和1.6倍。徐州市工业产权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以国有和集体工业为主的,较为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被逐步打破,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国有、集体、其他工业三种经济类型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发生了根本变化。1978年国有、集体、其他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74.725.301995年为57.036.26.82000年转变为26.912.960.22005年发展为9.50.190.4

  这一时期,工业经济贯彻《徐州市工业经济振兴纲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工业经济继续实行抓大放小战略,抓好大企业,培育大集团,发展大产业,建设大项目。中小企业逐步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发展。以大企业“顶天立地”的优势,带动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发展,形成工业经济发展的群体效应。2000年,继徐工之后,维维集团股票上市。徐州市涌现出徐工集团、维维集团、天宝集团、北方氯碱集团、徐州钢铁集团、恩华药业、胜阳木业、新沂电化、江苏铝厂等3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骨干企业开始做大做强,产业优势进一步突出,主要集中在工程机械、食品、电子、化工、建材等产业,以及能源、煤电一体化、信息通讯、天鹅绒及制品、汽车电子,生物制品,PVC片材等新型材料及制品,新兴环保产品等产业。机械、食品、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60.8亿元,占当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44.5亿元的42.08%30家大集团大企业所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市总量的59%79%96%

  到200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2家,工业产值514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269.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7.04亿元。全市私营经济企业发展到1.3万户,从业人员120.4万人,私营个体工业实现增加值157.5亿元。民营私营企业成为徐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基本形成了以食品、木材、机械、化工、建材、冶金、纺织七大行业为主体的私营个体工业结构体系,拥有胜阳板材、蓝迪水床、小康牛肉酱、晶达液晶显示器、雷奥医疗器材、金虎断线钳、远洋磁棒、马仕服装等一批省市名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外商投资工业企业1986年徐州第一家外商合资企业——徐港电子有限公司企业建立,1991年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徐州美味有限公司建立,到2001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发展到1488家,进出口总额9066.17万美元。国有、民营、外资三种主要工业经济形式共同实现了徐州经济结构的战略重组,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进程,促进了徐州从资源型工业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变,完成了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渡。

  2004年,市政府印发《徐州市工商领域鼓励投资的产业、产品和技术导向目录》,指导工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明确了工业经济重点发展机械、食品、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纺织、冶金、能源、轻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2004年,工业经济实现四个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实际314.2亿元),利税突破100亿元(实际116亿元),全社会工业投资突破200亿元(实际205亿元),销售超亿元企业突破100家(实际110家)。徐州出现了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工集团,全国最大的汽车收放机生产企业天宝集团,全国最大的豆奶生产企业维维集团,全国最大的胰岛素生产企业万邦制药。

  2005年,全市工业总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1家,高新技术产品345个,产值达到85.14亿元,比“九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68.3%,增幅居全省第一。机械、食品、建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766.4亿元、销售收入750.8亿元、利税99.9亿元,分别占全市的62.4%62.6 %66.6 %。机械行业作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以徐工集团、中天仕名、压力股份等企业为龙头,中小型民营企业相配套的较为齐备的机械产业体系,行业销售收入268亿元,占规模工业的21.8%,成为全国重要的工程机械制造、销售、服务中心。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作为传统优势行业,实现产值244.8亿元,占规模工业19.9%,实现利税占规模工业近一半。煤炭年产量在保持2500万吨的同时,煤炭资源进一步加快向电力资源的转化。从2002年起,陆续新上了813.5万千瓦和630万千瓦总投资达140亿元的电力项目。到2005年底,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650万千瓦,比2002年翻了一番,占全省的14%。电力能源行业实现产值220.2亿元,利税34.1亿元,分别占规模工业的17.9%22.6%

骨干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52家,其中超10亿元13家,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2家。重点培育的25家骨干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6.5%67.2%65.1%。徐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5.67亿元。徐州卷烟厂实现利润14.4亿元,实现利税首次突破50亿元,达到51.1亿元,占规模工业的33.9%。全市拥有国家级名牌产品、商标总数达15个,其中名牌产品3个、驰名商标2件、国家免检产品10个。压路机、装载机、汽车起重机、天鹅绒、豆奶粉等21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五位。徐工集团、维维集团和徐州卷烟厂获得“中国制造·行业内最具成长力的自主品牌企业”称号。徐州市获“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称号,进入全国金融生态环境五十强城市行列。项目投资取得新突破。“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工业投入876.8亿元。2005年完成305.9亿元,突破300亿元大关,接近“十五”前三年的总和。工业投资向重化工业集中趋势明显,全年电力、机械、建材、冶金、化工五大重化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72.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投入的60%

  县域工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全年六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3.1亿元,全市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39个,完成投资309.97亿元。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增加到609家,占规模企业总数的63.5%。民营经济增加值达628亿元,占全市GDP52%,民营工业项目投资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的70%;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达2.5万户和14.2万户,从业人员达39.5万人和22.3万人,注册资本达244亿元和29.1亿元。

  2005年,全市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1228.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99.48亿元,产值、销售“双过千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53家,完成增加值397.3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519.66亿元的74.5%。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212.2亿元,人均GDP达到1670美元。三次产业比重日趋合理。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1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12.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1.95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3.950.535.6。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9%。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

  2006年以后,抓住省委、省政府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的契机,全市工业经济以推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园区和培育大集团为主线,加大项目投入,实现工业兴市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一步明确。突出以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代表的食品产业,以煤盐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代表的化工产业,以及水泥板材家具为主的建材产业。装备制造业实施徐工集团、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龙头引领,拉动工程机械主机、专用车辆、关键零部件以及丰县电动三轮车产业。食品产业通过淮海食品城建设和维维集团的发展,打造食品产业集群,延伸发展铜山乳品饮料、睢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化工产业重点发展沛丰两县煤化工和盐化工、新沂农用化工、邳州精细化工。建材产业进一步发展产业集群,优化邳州板材家具、贾汪水泥建材产业结构。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冶金、纺织、电力等传统产业,强化传统产业的链条延伸和层次提升。2006年,全社会工业投资突破400亿元,重点实施了工业项目“千项工程”计划。新开工387项、竣工345项。其中“千项工程”中,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项目723项,占项目总数的7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04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20.33亿元,轻工业190.75亿元。重化工业在徐州工业经济中占据了较大比重。机械、食品、化工、建材四大行业实现产值1000.3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1632.5亿元的61.3%2007年,工业投入达到505亿元,实施了亿元以上项目138项。其中超亿元重大项目112项。年内,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完成2143.6亿元,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637.5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02.9%125.1%,实现了2004年提出的工业倍增、三年翻番目标。徐工集团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和徐州首个营业收入超300亿元企业。维维集团、徐州卷烟厂产值、销售均突破了百亿元。

  2008年,工业经济围绕“做强主导产业、做新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徐州”的战略目标,持续推进工业结构优化,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层次,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煤盐化工和精细化工等重点支柱产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同时,新能源这一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以中能硅业等企业为代表的光伏光电产业,以罗特艾德、维斯塔斯等企业为代表的风电产业发展迅猛。徐州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当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660.9亿元,同比增长30.6%。徐工专用车技改、中能多晶硅三期、睢宁星星冰箱冰柜、新沂恒盛化肥20万吨低压甲醇、沛县丰源铝箔等63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徐工筑路旋挖钻孔机、徐矿集团综合利用电厂等58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交所上市。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产值、销售收入均超过300亿元。

  年内,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289家,首次突破2000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812.6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全省第二。销售收入实现2776.46亿元,同比增长34.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1.8%,高于全省48.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县域工业产值实现1486.3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2.2%,首次超过市区工业产值。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475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33家,百亿元以上企业4家。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2007.3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0.552.936.6。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46.7亿元,主要集中在煤炭、电力、食品、机械、化学、建材、冶金、纺织、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轻重工业之比为27.772.3。是典型的重化型工业格局。经过30年的发展,徐州工业结构经历了以资源型重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并驾齐驱、轻工业速度较快——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三个阶段。

  四、老工业基地振兴阶段(2009~2012年)

  2008年底,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作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徐州市抓住这一契机,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印发了《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围绕“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目标,加快建设“两大中心”、“三大基地”、“四大产业”,即建成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商贸物流旅游中心;建成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四大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形成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新兴接续产业为拓展、县域特色经济相匹配、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产业层次得到跃升 2009年起,围绕“加快振兴”目标,进一步突出工业经济“第一方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大工业投入,推动产业层次优化升级。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820亿元,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重点打造装备制造业、能源业、食品与农副产品加工业“三大千亿元主导产业”(加上商贸物流旅游业为四大千亿元产业板块)和煤盐化工、建材、冶金“三小五百亿传统产业”。2010年,装备制造业成为全市最先实现千亿元规模的主导产业。全市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到881家,实现销售收入1657亿元,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称号。20119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打造装备制造、食品、能源、冶金、建材、煤盐化工“六大千亿元工业产业”。当年工业投资1216.22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13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6912.6亿元。其中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煤盐化工、冶金、建材六大千亿元产业实现总产值681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8.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650家。江苏蓝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云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挂牌上市,全市上市公司企业总数达到7家,居苏北首位;创业板上市公司达到3家,居苏北首位。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85.8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489.56亿元,居全省第四。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1.956.641.5。全市规模工业企业2859家,实现总产值8882亿元。工业总产值迈上8000亿元大关,比2008年的2846亿元增加4036亿元,增长2.12倍。三次产业结构为9.549.041.5.“六大千亿元工业产业”产值完成8135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605.8亿元,食品业产值2011亿元,煤盐化工1671亿元,能源产业产值717.2亿元,冶金业766亿元,建材业364亿元。徐工集团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首家1000亿元级企业。

  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 2009年开始,围绕加速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及生物技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传感网等6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出现快速增长势头。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341家,同比增加120家,完成产值518.74亿元,占规模以上产值比重达14.4%。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500余项,专利申请量6900件,授权量2400件。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重要增长点。中能多晶硅产量达到7500吨,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投资42亿美元的台湾力晶半导体产业园、中能9000吨电子极多晶硅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414家,同比增加73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9.3%2011年,全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同比猛增89%,高于全省平均增幅6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28.9%。徐州软件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矿山物联网被列入省十大科技创新工程,两项示范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物联网工程实验室落户徐州。本土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全市专利授权量达6000件、增长22%

  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01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上升到33.8%。其中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业、物联网分别实现产值1229.45亿元、521.04亿元、259.47亿元和268.72亿元。科技创新、科技进步进一步提升。2012年,制定出台《徐州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实施了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的“千企研发机构提升、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化引领”三大科技进步行动。全社会科技研发(R&D)经费投入达68亿元,较上年增长28.3%,占GDP比重1.7%,居苏北第一。全市建成市级(含)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10家,其中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73家,国家级4家,居全省第六。363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在全省率先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85%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徐工集团被评为国家第一批创新能力示范企业(江苏省仅徐工1家)和“全国质量标杆企业”(江苏省仅此1家),徐州卷烟厂、铜山供电公司获评“全国优秀QC小组”。

  工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1993年徐州经济开发区、铜山经济开发区建立后,工业经济在发展中逐步调整产业布局,工业企业开始有序地向开发区集中,以自然形成的点状布局状态逐步改变。2005年,省政府先后批准成立丰县经济开发区、沛县经济开发区、睢宁经济开发区、邳州经济开发区、新沂经济开发区和贾汪经济开发区等六家省级经济开发区。2006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园区的决策。徐州与苏南的无锡、宜兴、江阴等地先后设立了无锡锡山——丰县工业园,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沛县园区,睢宁——江阴工业园,无锡——邳州工业园,无锡——新沂工业园,无锡蠡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贾汪工业园。同时,各县区根据各自工业发展情况,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工业聚集区。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成为徐州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载体。工业经济进入以各类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的快速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徐州市省级开发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城区工业布局调整的若干政策》以及《关于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文件,开展招商引资,落实亲商、安商、富商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民营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不断落户。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9年,形成了工程机械、车辆制造、冶金、建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电子电器、新型铝材、煤盐化工、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板材家具、以及清洁技术、光伏光电、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相对集中的工业聚集区。聚集了徐工集团、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中能硅业、布兰肯金属设备制造、云意电气、星星家电、格利尔数码、精英电器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2010年,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915.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64.6亿元,工业增加值739.4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382.4553.46%。到2012年,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9家(其中国家级2家)。各开发区根据园区产业布局和发展特色,培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园区主导产业。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为主的装备制造、以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以生产性物流和软件服务外包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出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车辆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丰县开发区形成盐化工、电动车、农副食品加工三大类主导产业;沛县开发区形成新型建材、煤化工、绿色农副食品和光伏光电四大主导产业;睢宁开发区形成白色家电、皮革皮具、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邳州开发区形成化工原料和板材加工、电热配套三大主导产业;新沂开发区主打精细化工产业,形成以电化、农药、化肥为基础关联配套的化工体系;徐州工业园区形成以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核心的三大主导产业;当年成立的泉山开发区主要是生态旅游、高新电子、综合物流三大产业。开发区和各类工业聚集区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县域特色经济相匹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从1978年到2012年的30多年间,徐州工业经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由恢复调整到成长壮大,继而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跃上了历史新平台,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逐步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具有徐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主办单位:徐州市史志办公室 ©Copyright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老网站入口

备案号:苏ICP备0750886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徐州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