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邳州市 |
新沂市 |
鼓楼区 |
云龙区 |
九里区 |
贾汪区 |
泉山区 |
铜山县 |
瞧宁县 |
丰县 |
沛县 |
|
|
 |
|
|
 |
编辑日期:2012-10-24 10:38:00 来源: 发布者:徐州史志办 阅读次数: 8630
次 |
美不胜收港上银杏园
文·张成珠
中秋时节,探访邳州。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文化底蕴深厚,每到一处总会令人广增见闻,赏心阅目。
“银杏之乡”,闻名遐迩。据介绍,邳州连片的银杏林多达30多万亩。甭说结的果,一株实生树就值上万元,万千农户都是凭仗银杏脱贫致富的。时下适逢银杏成熟,美不胜收……一路上,银杏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银杏树在哪呢?汽车在公路上奔驰,透过车窗探望,道路两旁高高的水杉林带遮掩了视野,穿过乡镇又是鳞次栉比的房舍,沿途倒是没能看见一株银杏。抵达港上镇,一座院门的匾额上,凸现“古银杏姊妹园”的字样,步入大门,豁然开朗,竟然又是喜出望外:是那古木参天的银杏树填满了眼帘,层层叠叠,郁郁苍苍,简直绿得滴“油”!园主人说是,晚些日子你们再来,经霜的银杏树林,一片金黄,那时更美。
港上镇的银杏博览园,现有银杏树5万亩,是省级银杏森林公园,也是全国唯一的单树种国家级森林公园。我们参观的“古银杏姊妹园”,只是博览园的核心景区,占地500亩。在此虽是窥豹一斑,也足以领略银杏之乡的神奇风采。
姊妹树,现身展示活化石
问起园林之名为啥叫“姊妹”?园主人引领我们来到两株巨树下,说是“银杏树有雌雄之别,这两株雌树寿龄1200多年,是园里岁数最大的老姊妹,命名出自敬老嘛。”放眼仰望,树高数十米,苍老的枝干充满活力,叶丛茂盛、硕果累累。老树顶天立地,俯瞰人间。试想,历经唐宋元明清至今天,姐俩亲历目睹过世事沧桑,仍在继续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人生百年,由她们看来不过眨眼瞬间!还有什么生命能比银杏延年益寿?
传说,这姊妹本是蒙山树神果仙的女儿,为探知山外世界的奥秘,她俩私自离家,结伴而行顺沂河而下,来到港上。自从爱上了这块土地,再也不愿返回,便牵手并肩的扎下根。不忍乡亲们饱受沂河水灾之苦,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教会大家在沂河两岸广栽银杏,固土护坡,并用来收益养家。人们心中的这姐俩,也就是一方乡土的保护神。
在邳州,她俩还不算是年岁最老的银杏树。古邳八景之—的“红崖古梅”之处,有一株胸围8米,胸径2.6米的古银杏树,有人依据《洛阳伽蓝记》推断,当为北魏孝明帝即位(公元516年),建铁富寺时所植。还有人以《北窗琐记》为据,说是商末周初的古树(约公元前11世纪)。如果这样,寿命达三千年有余。
银杏,属世界珍贵树种之一,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它的生命力极强。当称霸一时的恐龙在地球上绝迹,宣告了中生代的结束,而曾经与恐龙并驾齐驱的银杏,却仍然延绵不绝,无怪乎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将它称为 “活化石”。港上镇的银杏博览园,不乏五百年至千年以上的老树。走近“姊妹树”,当我们仰视她俩的伟然神姿,几人伸臂合围她那粗壮的树干,也就见识到世上最为高寿的生灵,触模和体验到千古演进的时空。
银杏树,俗称白果树,又名公孙树,栽种成活,须悉心培养,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至四十年后才进入盛果期。“公孙”二字,意味祖辈奉献,惠及子孙,寄寓着饮水思源不可忘本的道理。
联姻树,恩爱情侣传佳话
沐浴绿色空间,远远看见彤红的绸带连接两株树冠,红绸带中央的大绣球格外醒目。园主人说:“银杏树是长寿的树,也是浪漫的树。”手指两树,“喏,那是联姻树。”走近观看,地面上的一条沟把两树分开。他又说,“沟这边宝塔形的一棵是雄树,不乏阳刚之气;沟那边蘑菇形的一棵是雌树,不乏阴柔之美。他们是被沟堑隔离的恋人。”
睹物思情,观察沟堑,两树的根延伸相交;仰望高处,两树的身躯又由红绸相联。有情人,是怎么终成眷属的?我们聆听着一则古老的故事:两树本是苦恋的情人,无奈一沟之隔不能结合,每每夜间,总是化身一对青年男女相对哭泣。夜深寂静,声泪俱下,尤为凄凉。近处三官庙的住持僧人修远和尚,被哭声惊扰,探望墙外,夜色朦胧之中隐约见人,而挑灯前来劝慰,人却一无踪影,唯有两株银杏默然静守。老僧善解情意,于是,用红绳把隔沟相望的两树联结起来,从此夜间不再有人哭泣。深夜悄窥,但见情人相聚相亲。自古常有相爱男女来到树下祈祷,总遂心愿。“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联姻树的故事,是对此诗的诠释。
银杏树叶子的形状独特,而且寓意颇多。它像什么?有人说,叶柄似折扇的轴,叶片就像展开的扇面;有人却说不。说是扇形,而边缘中间略有内凹,使之一分为二,但至叶柄处则合二为一,试看整体就是心型。银杏所有的树叶都像心,这叫心心相映,象征恋人的亲爱;又有人进而推究,叶形上的“一分为二”、“合二旧一”,寓意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象征协调、和谐和吉祥,银杏在向人们祝福。
银杏林,难忘的金戈铁马战火硝烟
银树林的千古经历,并不都是安宁的时日。林木间,筑有点将台,石板上还有浮雕成的群像,再现当年捻军与清军在此激战的情景:捻军是太平军的北方友军。 1862年,太平天国封捻军主帅张洛行为沃王、征北主将。1863年,张洛行壮烈牺牲,他的侄子张宗禹继续领兵战斗。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3月),张宗禹率捻军东路兵马埋伏密林,待清军将领潘鼎新带兵赶来,准备渡过沂河时,捻军突然发起攻击,清兵大败,溃不成军。为纪念这次伏击的成功,这片古银杏园俗称“隐兵园”。除群雕像外,还分别为捻军首领沃王张洛行、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梁王张宗禹塑造专人纪念像。
隐兵园的不远处,林间的岩石上刻有“抗战树”三个大字。石后有一截历经战火洗礼的残垣断壁。这片树林,是抗日战争的历史遗址:1943年1月,由罗荣桓领导的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发动艰苦卓绝的郯城之战,当时港上是主战场,战斗中,这棵百年古银杏树被我抗日军民作为掩体,还击日寇,日军的炮火虽将它从根部打断,而藏身树后奋战杀敌的八路军将士,却免于伤亡。到了第二年,这棵被烧焦的银杏树又萌发新芽,同时长出了两棵银杏树。民谣称颂:“银杏树,不怕打,打断一棵长出俩。”古树负伤而复生,长势愈加旺盛,显示出国民精神的不屈不挠。因此,当地人们都称它 “抗战树”。
观赏古银杏姊妹园,银杏树苍劲的体魄,独特的性格,清奇的风骨,感人的史话及美丽的传说,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接受刻骨铭心的教诲。令人思量,为什么银杏的称号誉为“国树”?不仅这一物种已在大多的国家灭绝,唯在中国繁衍旺盛,银杏具有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还在于银杏蕴涵独特的人文精神。古银杏姊妹园,只是港上银杏博览园的景区之一。它的周边还有林趣园、沂河湾特色休闲景区、观音树景区、青少年野营区、港上河观光带等景区和港上集镇,因时间有限,未能逐一观光。我们上了汽车,又赶往艾山名胜和土山古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