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邳州市 |
新沂市 |
鼓楼区 |
云龙区 |
九里区 |
贾汪区 |
泉山区 |
铜山县 |
瞧宁县 |
丰县 |
沛县 |
|
|
 |
|
|
 |
编辑日期:2013-8-23 11:43:10 来源: 发布者:刘云鹤 阅读次数:
次 |
“宿迁”并非“宿国所迁之地”
文·刘云鹤 清四库全书纂修官姚鼐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宿迁县志》序中说:“后世史氏所宗,惟春秋为正。夫宿迁之地,在古临乎泗上。当楚顷襄王时,楚人以弋说王,有曰泗上十二诸侯。而其举有名者:邹、费、郯、邳四国而已,其八无闻焉。今所可知者,宿迁境介郯、邳之间,其独为国乎?抑包于二国内乎?不可知也。唐人乃以宿迁为宿国之地,于古无征。为志者苟执以为说,是首为不信也……今县之士君子……惟志纪之甚备,而余尤喜其首不取故宿国之论。”
姚鼐作序的《宿迁县志》是继明万历五年、二十四年,清康熙三年、二十二年之后的官修县志。这五部县志连同康熙四十五年张忭私修的县志,咸丰间高均儒、王禹畴私修的县志,及同治十三年官修的县志,民国二十四年出版的宣统县志,官修者凡七次,私修者凡两次,均不主“宿国所迁之地”说。
姚鼐在《宿迁县志》序中所说的“唐人乃以宿迁为宿国之地,于古无征”,系指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亦承其绪,在“泗州”条说:“……春秋时宋地,故曰宋人迁宿,又在宿之封内也。”在“宿迁县”条说:“……亦宿国所迁之地也。南附于宋,东逼于鲁,遂内迁其人而更封其君也。宿豫城……本宋迁宿处也。”但在“宿州”条又说:“立宿州取古宿国为名”,就是说今安徽省宿州市亦是“宋人迁宿处”。自相矛盾。就正因唐《元和郡县图志》首将唐代宗宝应元年由“宿豫县”改为的“宿迁县”附会为“宋人迁宿处”,而宋《太平寰宇记》未予考订沿袭陈说,致使“后世史氏”信以传信:明末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輿纪要》、清初江永的《春秋地理考实》、民国二十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乃至近期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均陈陈相因,以讹传讹,以误后人。
今宿迁市南境在西周时即有徐国,在春秋时,其北境又有钟吾国。至春秋末期,徐国、钟吾国均为吴国所灭,地属吴。战国初,越灭吴,越管辖不至其地,被楚乘机占领,地属楚。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在今宿迁市境置下相县、徐县、凌县。下相县治所在今宿城区古城街道办辖区内。西汉增置司吾县、厹犹县、泗阳县、睢陵县、曲阳县等县。东汉、三国、西晋略有撤并。东晋增置宿豫县、宿豫郡等郡、县。宿豫县治所设于原厹犹县,城址即今宿城区郑楼镇大碾村。南朝宋时,撤销下相县、司吾县、凌县,其地统归宿豫县所辖。北魏复置下相县,至北齐废除下相县,此后历代均未复置,其地仍归宿豫县所辖。作为境内中间地带的宿豫县,其城址自东晋建置县并作为宿豫郡的治所,相继作为北魏的南徐州、梁的东徐州、东魏的东楚州、陈的安州、北周的泗州、隋的下邳郡、唐的泗州的治所。至唐初期,境内尚有宿豫县、沭阳县、徐城县。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宿豫县城被黄河泛滥冲毁,驻宿豫县城的泗州治所南迁临淮县城,其址在今盱眙县西北淮河西岸。宿豫县治所乃西北向迁至原下相城址。县城虽迁,县名未改。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为避代宗李豫名讳,县名遂由宿豫改为宿迁。所以改名为宿迁,实即因宿豫县城迁移之意。此之前如无城址迁移之事实,“宿豫”的“豫”字就当改为他字了。宿豫县城迁往原下相城址的时间是唐玄宗开元间“城被水漫”之时,宿豫更名为“宿迁”的时间是迁城时隔27年的唐代宗即位之时。《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中“宿迁”条把“迁治”时间记为“北宋初迁治今宿迁县西南黄河故道南岸古城”是错误的。宿豫县“城被水漫”拖延达二百二十五年至“北宋初”才“迁治”,这无论在“迁治”时间上,还是在“更名”时间上,都是不符合当时历史实际的。“宿豫”更名为“宿迁”更与“宿国所迁之地”风马牛不相及。而唐《元和郡县图志》恰恰在这个“迁”字上,把“宿迁县”牵强附会而成“宿国所迁之地”。由于此书又是最古的地理总志,宋《太平寰宇记》等历代志书沿袭陈说,以致信讹以传讹至今。
宿国乃周王室封风姓后裔为男爵,其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属宋国管辖。1989年出版的新编《东平县志》载,古宿国在今东平县县城西四公里的宿城乡。作为宋国附属国的宿国与鲁国接壤,彼此交往频繁。周庄王十三年、宋湣公八年(前684年),宋湣公为加强对附属国的控制,以宿国属宋而亲鲁为由,强令宿国迁于宋国内地。这就是宋《太平寰宇记》所说的“内迁其人而更封其君。”宋国的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山东、江苏接壤一带,国都在商丘。今江苏宿迁地在那时只是宋国的边缘,宋湣公是绝不会舍近求远而将宿国迁至今宿迁地的。
1988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在“宿国”、“宿州”、“宿豫县”、“宿迁县”条中均未涉及“宋人迁宿”字样,而采取谨慎回避态度。但198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宿州”条,却明确写道:“春秋时为宋国地。”1991年12月出版的新编《宿州市志》“建置”中载:“唐宪宗元和四年建置宿州……州依春秋时期宋湣公迁宿入境的史实而得名。”明确认定“宋人迁宿处”是在今安徽省宿州市。今宿州地在春秋时正是宋国的内地,今山东省东平县的古宿国正是迁往那里的。
至此,“宋人迁宿”的历史脉络已十分明晰。所谓“宿迁”是“宿国所迁之地”绝属附会、讹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等权威辞书再版时应予订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