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邳州市 |
新沂市 |
鼓楼区 |
云龙区 |
九里区 |
贾汪区 |
泉山区 |
铜山县 |
瞧宁县 |
丰县 |
沛县 |
|
|
 |
|
|
 |
编辑日期:2014-10-23 10:14:14 来源: 发布者: 阅读次数:
次 |
邳州博物馆馆藏的清宣宗诰命,系清宣宗(道光帝)于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十五日授与林方标及其妻室王氏的诰命。
20年前,我有幸在邳州博物馆目睹这一珍贵文物,且曾作初步考释。时任邳州博物馆副馆长的文物专家陈永清同志介绍,这一诰命原来是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烈火余烬。1966年仲秋,“破四旧”的狂飚席卷铜山县棠张公社(今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所谓“封资修”文物几乎无一幸免地遭受红卫兵“扫荡”而付之一炬。当此之际,一个颇有远见的青年干部走出棠张社教分团团部,他迎着焚烧“四旧”文物的冲天大火与滚滚热浪,将这件濒临灭顶之灾的不寻常的文物抢救出来。后来了解到,这件文物是红卫兵从一位年迈妇人的家中“抄”出的。在漫漫“文革”岁月中,他小心翼翼,几易藏匿之地,始得免为灰烬。文物商人曾出高价收购,他没有卖,一直珍藏到邳州博物馆落成之日,无偿地献给博物馆,算是给这一珍贵文物寻到应得的去处。当年冒险抢救文物的那位青年干部,就是后来担任邳州市糖烟酒公司经理的周学典。
在我见识诰命原件后不久,在《徐州日报》上读到《邳州博物馆馆藏清道光帝圣旨简说》(以下称《简说》),作者正是该馆馆长井浩然和另一位管理人员。据称:馆藏圣旨曾多次展出,但均未有人译。去年(指1995年)11月上旬,南京大学教授高国藩先生等一行赴邳州考察民间文学及采风实习,笔者把圣旨的全文交给了高国藩教授,请他注释标点并译成白话。
直至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邳州博物馆见到清宣宗诰命的复制件,欲读高国藩教授为之标点译注的原文,因馆长迭次更替而不可得,只好再次拜读见诸报章的《简说》,以就教于高国藩教授的译释。然而拜读之余,觉得尚有未尽之意,且有不敢苟同之处。思之再三,觉得宣宗诰命既是馆藏珍品,理应引起学者的关注并得到正确解读,至少不要贻误后学,谬种流传。兹不揣浅陋,略作补说,并与高国藩教授商榷。
一 关于诰命授与者及授封之由
《简说》称高国藩先生查阅了清史,而未查到林方标传略,因而认为林氏“只是一位镇守浙江衢州地区的一般军事将领,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都不怎么出名”,“可他在1845年却‘建牙而伏节’了,也就是说他在出镇浙江衢州任上为大清帝国殉节而死”。高先生因而又认为,林方标为国捐躯,并能引起道光皇帝给他发封赠的命令,一定是一件有关国家的大事。由于林方标已死,这诰命不能发给他本人,只好下达给林方标的妻子王氏了。所以在诰命中既嘉奖了林方标,赐给了“武显将军”的光荣称号,又把王氏封爵为“夫人”。这便是高国藩先生考释的清宣宗授与林方标诰命之所由来。
我认为高先生的考释中,至少有两个问题要弄清楚:一是清史未有林方标传,就可认定他是“一般军事将领”么?二是授封之由,果真在于林方标“为国捐躯”吗?
据《同治徐州府志》:林方标,江苏铜山县(今徐州市铜山区)人。清仁宗嘉庆庚午科(公元1810年)武举,辛未科(1811年)武进士(探花)。曾任浙江衢州镇总兵,署浙江提督。“署”是暂代官职,诰命称“浙江衢州镇总兵”,“署浙江提督”当在其后。清时于重要省份设提督,官阶从一品,职掌军权,统辖诸镇,为地方武职最高长官。总兵为绿营兵的高级统将,仅次于提督,为正二品官,显然并非一般军事将领。按清制,五品以上者得授诰命(俗称“圣旨”),六品以下则授敕命。诰命是皇帝对臣子的命令,给予官员本身称为“授”,而给予妻室,存者称为“封”,已死的称为“赠”。所以宣宗诰命中对林方标用“授”,“授尔为武显将军”,并“锡之诰命”;而对其妻室王氏则“封爵为夫人”,用“封”而不用“授”。
至于“授封之由”,并非高先生考释的起于林氏“在出镇浙江衢州任上为大清帝国殉节而死”,而正是诰命中所说的“覃恩”。“覃恩”就是广施恩泽,常用于皇帝对臣下的封赏或赦免。据考,林方标及其妻室受此殊荣,实在是沾了皇太后七旬圣寿的荣光。《清史稿·宣宗本纪》:道光二十五年,“冬十月甲午(初六日),加上皇太后徽号曰‘恭兹康裕安成庄惠寿禧崇祺皇太后’。上进册宝,率皇子及王、公、大臣等行庆贺礼。戊戌(初十日),皇太后七旬圣寿,上率皇子、王、公、大臣等行庆贺礼。癸卯(十五日),以上皇太后徽号礼成,颁诏覃恩有差。”《宣宗实录》(见《清实录》卷四二二)对于皇太后七旬圣寿的庆贺活动作了更为详尽的记述,庆贺活动从八月壬辰(初三日)即已揭开帷幕,十月六日渐趋高潮;至十日即皇太后七旬圣寿之日,举行盛典,庆贺活动达到高潮;十五日则近尾声,宣宗御太和殿,颁诏天下,“庆典斯成,洪恩特沛。”诏书中对“所有应行事宜”,计开列十九项,其中对王妃、公主、命妇、文武官员等等恩赐规定颇为周详。恩泽广布,甘霖普降,林方标身为地方高级武官,自然在授封之列,其妻也在规定的恩赐范围之内。宣宗诰命的授与时间,与此正相吻合。
二 关于诰命原文的断句标点与衍误
解读诰命,首要问题在于断句标点。众所周知,古文的标点断句常有争议之处,然而也绝不可以随心所欲,率意为之,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思想内容以及文体的语言特点。《简说》中援引高国藩先生标点的诰命原文关于授与林方标将军称号的一段,不足百字,却有几处断句与标点值得商榷。“遂总戎麾裘带,从容功信成于撙俎”,不知高先生依据何在,对此作何解释?“遂总戎麾”是承接上文而言,“总”是统领、统帅的意思,“戎麾”本为军旗,这里借指军队,此处应予断开。“裘带从容”,中间则不应断开。轻裘博带,是达官贵人的服饰;从容悠闲,镇定自若,是儒将的风度。“功信成于撙俎”,撙俎,即樽俎,樽以盛酒,俎以盛肉,借指宴席,刘向《新序·杂事》谓晏子“不出于樽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诰命中此句意思是说,(林方标)不单纯凭借武力战胜敌人,而且善于斗智,在樽俎(宴席或会谈)之间就可以制胜敌人,建立功业,从而受到皇帝的宠信。再如,“车徒整,练势俨,并于金汤”,如此断句,更是令人费解。应改作“车徒整练,势俨并于金汤”,“车徒”谓兵车与步卒,语出《周礼·夏官》,《汉书·刑法志》亦谓“群牧五载大简车徒”。诰命中此句意思是说,(林方标)统率的军队(包括兵车与步卒)皆整练有素,威势严整,镇守之地坚不可摧,比得上金城汤池。“并”,是比上、齐等的意思。此句与上句“裘带从容,功信成于撙俎”,正是四六排偶,两两相对,显示诰命骈体的语言特点。“兹以覃恩,授尔为武显将军”,中间也不宜断开。
《简说》中此段引文还有一处衍文和两处错误。“贤久司军旅,乃建牙而伏节”,其中“贤”字,经核对诰命原件,显然是馆方抄写给高国藩教授时误增的衍文。“伏节”,应作“仗节”,仗节就是持节。古代出兵时,在军前树立大旗称建牙,后来因称武将出镇为建牙。此句意思是说,(林方标)久已升任军官,掌管军队,于是受朝廷之名出镇衢州,担任总兵的要职。“仗”与“伏”,一字之差,引起高国藩教授的误解,认为林方标是在出镇衢州任上,“为大清帝国殉节而死”的。其实,若是真的“伏节”了,何来下文“遂总戎麾”之说呢?这一自相矛盾之处,遗憾的是竟未被高国藩教授发现,而且由此引起又一误会。高教授认为,“由于林方标已死,这诰命不能发给他本人,只好下达给林方标的妻子王氏了”。其实,诰命末尾清清楚楚地写着“浙江衢州镇总兵林方标本身妻室”,明明包括林氏“本身”和“妻室”二者的。若是“只好下达给林方标的妻子王氏”,那么,“本身”二字,岂不多余?引文中的另一错误,是“授而为武显将军”的“而”,应作“尔”。《简说》引用高教授标点的关于林氏妻子的诰命原文,亦有类似问题,兹不赘述。
三 宣宗诰命原文的标点与试译
现将宣宗授与林方标的诰命原文标点如下:
奉天诰命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阃外疏功,特重大人之佐;师中树绩,爰标上将之名。望起干城,恩颁纶綍。尔浙江衢州镇总兵林方标,谋猷克壮,材艺兼优,早执锐以披坚,久司军旅,乃建牙而仗节,遂总戎麾。裘带从容,功信成于撙俎;车徒整练,势俨并于金汤。爰贲宠纶,俾膺嘉奖。兹以覃恩授尔为武显将军,锡之诰命。於戏!式颁殊宠,用酬阀阅之勋;袛服徽章,益展韬钤之略。尚勤后效,无替前劳。
制曰:推恩锡爵,王臣奏秉钺之勋;履顺思庄,女士著宜家之美。良型既播,茂奖宜加。尔浙江衢州镇总兵林方标之妻王氏,淑贤名闺,作嫔右族。恪恭当室,率礼法于珩璜;黾勉相夫,树勋名于帷幄。特颁令典,俾闻徽音。兹以覃恩封爵为夫人。於戏!被七章之褕翟,象服攸宜;贲五色之纶丝,鸾书有耀。袛承显命,弥劭庥声。
浙江衢州镇总兵林方标本身妻室
道光贰拾伍年拾月拾伍日
[几点说明]
诰命原文自右而左竖排,现改为自上而下横排,繁体字改为简体字。
诰命分两个部分:前部分授林方标为“武显将军”并赐之诰命,后部分封林方标妻室王氏为“夫人”之爵位。幅面纵长30厘米,横宽332厘米,质地为织有龙云纹的黄绢。右第一行“奉天诰命”四个篆体字,系本来织就在绢上,两侧并饰有龙纹,犹如今日国家机关发文时常用的“文件头”。诰命正文使用汉满两种文字,自右向左依次竖行书写。汉文部分横宽172厘米,满文部分横宽160厘米。汉文和满文分别用五种颜色,毛笔正楷书写。正文之末,分别钤印宣宗玉玺。
历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即所谓“天子”),以证明其权位的神圣性。诰命的书写格式也渗透着这一思想。诰命开头沿用套语而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奉天承运”和“皇帝”六个字分三行书写,第一行“奉”字低四字格,单独成行;第二行“天”字抬头顶格,与“承运”共三字占一行;第三行“皇帝”则比“天”字降一格,以显示承受天命;其余文字,又比第三行“皇帝”二字再降一格,以显示皇位至高无上,唯次于天。结尾处,道光年号降一格书写,与开头第三行“皇帝”二字平行;年月日均用大写数字,以示庄重严肃,且不易涂改。授封对象的职官与姓名,分两行(浙江衢州镇总兵与林方标本身妻室)写在年月日左右两侧。如今经过标点改排,诰命原来书写格式见不到了。特此说明。
为了帮助一般观赏者理解诰命原文,试用现代汉语译释如下:
清宣宗授与林方标诰命译释
奉天承运(意思是说遵奉上天的命令,承受兴盛的时运,相沿成为帝王诰敕命的套语)皇帝诏令说:地方军事长官(指浙江提督)上疏奏报军功,特别推重大人(指总兵林方标)的佐助;由于(大人)在军中建立功绩,奏疏上写着将军的大名。将军名望在军队中树立起来,朝廷恩准颁发诏书。你浙江衢州镇总兵林方标,多谋善断,克敌制胜,才智与武艺兼优,早就参军入伍,披坚执锐,久已升任军官,于是受朝廷之命出镇衢州,担任总兵之重任,统率军队。轻裘博带,从容自若,不单凭借武力战胜敌人,而且善于斗智,在樽俎(宴席)之间制服敌人,为大清帝国建功立业,受到朕(皇帝)的宠信。军队(兵车与步卒)皆整练有素,阵势严整,镇守之地比得上金城汤池,坚不可摧。于是得到皇帝宠赐的诏书,使之受到应得的嘉奖。现在按照“广施恩泽”的诏令,授给你武显将军的称号,并赐与“诰命”。啊!皇上授与特殊的恩宠,用以酬谢将军征战之功;将军恭敬地穿戴着标志等级的服饰,更加施展用兵的谋略。殷切希望以后再立新功,千万不要废弃以前的功劳。
诏令说:推广封赠以示恩典,大臣奏报将军掌握兵权的功劳;做事理由正当,思想端正和顺,具有士人操行的女子,显示出家庭和睦的美德。美好的典型既已传扬开去,理应给与嘉奖。你浙江衢州镇总兵林方标之妻王氏,善良贤惠,乃名门闺秀,嫁给豪门大族为妇。恭谨地主持家事,珩璜节步,躬行礼法;勤勉地辅助丈夫,运筹帷幄,建立功名。特此颁发诏令,使之听到嘉讯。现在按照“推恩赐爵”的诏令赐与夫人的爵位。啊!穿着尊贵的绘有图文、标示等级的礼服,恭受饰有龙纹、用五色书写的诏令,多么光彩荣耀!希望恭奉皇帝的诏令,弘扬美德,使声名更加美好。
赐与浙江衢州镇总兵林方标本人与妻室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十五日
(公元1845年11月11日)
(责任编辑:蒋岚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