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美女,但最负盛名的是西施、昭君、貂蝉、杨玉环,据说她们的美丽可以”“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似乎女人美到极点,便理所当然地应该有些灵异,成为身具法力的人间仙女。只是这四大美女中,有三位只能“秀外”,难以“慧中”,虽然天生丽质,但却红颜祸水,所以千百年来总是让人说长道短。只有王昭君,当年为了和亲毅然策马出塞,以她的美丽和胆识,不仅赢得了一座几十米高的青冢,更赢得了无数文人的笔墨和世人的眼泪。
关于昭君出塞,历来众说不一。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如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从这里来看,昭君出塞完全是自觉自愿,既非汉元帝的旨意,也非哪个人的策动,只是处于一个年轻女孩的赌气。“貌为后宫第一”却得不到想当然的宠幸,宫花寂寞红,多少怨恨,多少悲情。更何况,既入冷宫,何日出头?倒不如去塞外碰碰运气。
昭君出塞之后,茫茫大漠,悲风萧条,一切远远难比汉朝。可贵的是她能积极适应异域生活,自觉遵从胡俗,照应内外,生儿育女,很好地落实了汉朝的和亲政策。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过去烽火不断的北部边境,出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安定局面。这种巨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超越了那些仗铖拼杀的将军,以及摇唇鼓舌的外交使臣们。南宋学者许斐有诗赞道:“汉家眉斧息边臣,功压貔貅百万人”,一个柔弱的美丽女子,事实上成了一道最坚固的长城。
作为美女,王昭君是不幸的,她不但没有得到那位“多才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的汉元帝的宠幸,后来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遵从胡俗,再嫁给丈夫前妻的长子,以耻辱的婚姻继续维系着汉匈和睦。作为宫女,王昭君又是幸运的。后宫深深深几许?自古有多少佳丽终生无缘亲近君王,只好在寂寞中幽死深宫。而昭君出塞的结果,既远离了汉宫内妃嫔们明争暗斗的残酷现实,避免了伴君如伴虎的悲惨命运,同时,她在匈奴的地位相当于正宫娘娘,相比那些侍诏深宫内、花开花落独自悲者,可谓幸运之极了。白居易在《王昭君》诗中说:“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王安石的《明妃曲》也写道:“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亿。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些虽然都是后人的代笔语气,却揭示出了或许王昭君当时的一种本来心态,当初留在汉宫有什么好呢!在匈奴的尊贵是和当皇后一样啊。
从当初的主动出塞和亲,到出塞之后的息争止战,红尘悲喜,如梦如戏,命运在无形之中将她推向了历史的高度。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出塞的故事,更成为中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统统这些,对于一个凡俗女子来说,应该是始料未及的吧。而这其中的关键,似乎要归结到她当时的赌气上,委实令人嗟叹不已。其实细究之下,也不足为怪,中国人向来是喜欢赌气的,自古因赌气而大成大败的人不胜枚数,真的是一气之下功德无量,一气之下罪孽无穷。只是,王昭君的赌气,让她幸运地把美丽的作用发挥到了惠及苍生的程度,从这层面上说,王昭君应该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历史第一美女。对此,若她泉下有知,想必也会感慨万端,临风浩叹!(责任编辑:海 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