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区何桥镇位于苏皖两省四县交界处,南临安徽萧县,西接丰县范楼,北靠沛县敬安镇,距徐州市区35公里。总面积72平方公里,有耕地413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8公顷。辖15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99个村民小组,人口5.13万人,镇区位于镇域东北部,总面积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人。徐丰路、沛萧路、汉何路穿境而过,距徐济高速仅有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2015年,何桥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黄河故道二次开发、徐州空军机场迁建等重大历史机遇,以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主线,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不断改善村居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 加快农业综合开发
2016年,何桥镇继续巩固黄河故道二次开发成果,以优质蔬菜示范区为中心,以点带面,向外辐射,积极培育现代农业富民产业,加快徐州特色蔬菜名镇建设步伐。继续打造铜山优质蔬菜示范区,初步建成一个集蔬菜种植、花卉林果、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今年,新扩高效农业5000亩,土豆产业园3000亩,露地菜2000亩、苗圃花卉3000亩,初步形成四个万亩产业格局。先后承办了徐州市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现场会、徐州市农业现场会等市、区各类现场观摩活动4次,园区发展得到徐州市委曹新平书记等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巩固土豆产业园发展成果,加快富民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引进黑土豆等名优品种,丰富土豆产品种类;成立土豆产业自助合作社5个,培养土豆经纪人20余人;积极对接外部市场,加大土豆等无公害产品认证力度,逐步实现何桥土豆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目前,何桥镇土豆产业园已发展近8000亩,平均亩产达到3000公斤,每亩为农户带来8000元以上的经济收益,农民致富有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基础。推进林果生态廊道建设。积极配合区交通局,加快黄河故道景观快速路建设步伐,全面完成地面附着物清理和路基建设等相关工作,为2016年道路正式通车奠定坚实基础。加大对黄河故道水质保护力度,开展污染种养殖场专项清理工作,取缔关停3家污染企业;加大黄河故道沿线拆违控违力度,统一规划,统一开发;以路为轴对公路沿线各村土地进行资源整合,分别完成叶庄、付村7000亩、张集和肖庄的900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沿线累计流转土地4000余亩,栽植苹果、葡萄、猕猴桃、水蜜桃等优质果树3000余亩。加快何桥果蔬品牌建设。扶持建设何桥果蔬直营店1家,加大与便利网、食一家等电商平台合作力度,着力实现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电商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借助市商务局,积极对接上海江桥和徐州淮海两大专业蔬菜批发市场,设立何桥果蔬专柜,将何桥品牌的影响力、知名度进一步做大做强。目前,何桥“俏土豆”、“何鲜菇”、“云台山”、“福泰果”已经成为全市知名农产品品牌。
二、 稳步推进工业发展
面对财源少、协税压力大等现实困难,确立扶持现有企业、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总部经济、多举措协税护税的总体思路,调结构,稳增长。帮助云台山等企业解决土地、融资和网上销售难题,减轻企业发展包袱,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展总部经济,新引进汉中集团何桥分公司、华辉建筑公司、顺安船舶防腐材料等3家公司,新增国税收入200万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农业和生态资源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农业项目落地。今年,新引进元寨家具厂、宗庄牡丹园等企业5家,总投资8000余万元;新引进农业项目2个:一是在庄里寨村的300亩的苏北优质桃育苗基地和宗庄村占地500亩的徐州咏春花卉观赏园。同时,鼓励现有企业扩大种植规模,1500亩的福泰农业二期优质苹果基地已经建成运营。加快镇区商业集聚,加快发展特色服务业。开展门头字号及外立面专项整治,提升镇区街道形象。鼓励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速企业向工业区集聚;发展旅游业、商贸业、服务业,实现第三产业的全面提速,全年累计注册新型服务业企业15家,产值达到60万元。加强各类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力度,规范农村市场管理,发挥何桥3个百年老集的边贸流通作用,搭建商贸物流平台。在双楼、金安、马行等村设置蔬菜收储点,基本建成蔬菜销售流通体系。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先后邀请市、区商务局相关领导到我镇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举办大型培训班1期,研讨会5次,组织村官和农户代表到丰县等地学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发展与蔬菜生产、食品加工等产业相融合,以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 持续改善城镇建设
何桥镇先后完成了省级和国家级生态镇创建任务,开展了管理示范镇创建活动;完成镇区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完成何桥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完成镇区人民路路面修补工程;继续推进“一村一广场”工作计划,全年共有曹楼、马行、张集等6个自然村新建村民文化广场,添置文体设施。环境整治工作常抓不懈,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镇范围的集中整治。全年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重点整治村主干道、优质蔬菜示范区、黄河故道沿线;完善村庄排污管网体系,开展村庄垃圾死角清理活动,集中清理柴草和建筑垃圾,实现村庄环境整体提升。加大镇区保洁力度,投资50多万元,在镇区街道设置铁皮垃圾桶,组织垃圾车及时清运;组织城管、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合执法,对乱停乱放、店外经营、马路市场、流动摊位等进行专项清理,规范镇区经营秩序。做好村内路网建设,利用“一事一议”、社会捐资、上级补助等办法,筹措投资2500万元,各村累计新建150公里的村级道路,基本实现水泥路“村村通”。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危险和损毁路段、农桥进行重点排查和整修,提出具体的整治措施,抓紧整改,全力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
四、积极开展社会事业
积极倡导文明殡葬新风,开展平坟工作,全镇已基本实现坟头矮化处理全覆盖。加快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发放补贴350万元,共建设村级公益性公墓15个,基本解决群众殡葬需求,“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历史难题得到改变,殡葬改革工作全区始终保持领先。加大对弱势群体关爱力度。开展关爱结对帮扶活动,组织镇机关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与镇中、小学孤儿、单亲家庭儿童进行结对,开展一对一帮扶;开展企业助学活动,鼓励企业捐资助学;弘扬何桥好人文化,对感动徐州十大人物——任贵侠、徐州最美家庭女教师——朱芳等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持续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有情有义何桥人等评选活动。兴建朱楼小学“行知文化广场”,张集小学的葛公亭、雨轩阁和和雅书院等一批亮点工程,新建袁寨小学和何桥镇中心幼儿园教学楼,不断改善各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