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徐州庞勋起义及缘由
郭海林
唐末以来的农民大起义,使大唐帝国摇摇欲坠。其中庞勋起义则揭开了埋葬李唐王朝的序幕。
一、庞勋起义
晚唐时期,为西南边陲防务需要,唐廷从徐州招募800人戍守桂林。按照约定,3年之后新募戍兵会来接替防务,他们可以返乡。但3年戍期满后,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以种种理由延长戍边。又过3年,崔彦曾仍以军费不足为由,欲再留用他们1年。这些来自徐州的戍兵一向好勇斗狠,性情暴烈,不满情绪迅速弥漫开来。公元868年7月,戍兵杀了都将王仲甫,劫了官库,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
首,结成义军,打回徐州。
纵观华夏历史,民族压迫、阶级矛盾、土地兼并、水旱天灾都可引发农民起义,而激发兵变的原因也无外乎克扣粮饷、裁撤冗员、以上欺小、谎报军功等。而因缺乏政治诚信爆发的起义,庞勋义军尚属首次。
8月,义军北上湖南,乘船东下浙西,进入淮南。9月,义军进至泗州(今江苏盱眙西北),逼近徐州。10月,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命都虞侯元密率军讨征庞勋,同时命宿、泗二州出兵邀击。元密领军到任山(徐州西南30里)以后,庞勋在山上巧布疑阵,义军趁夜悄然奔袭符离,黎明与唐军激战濉水,击败唐军,直下宿州。庞勋在宿州自称兵马留后,分兵守城。次日,元密率军赶到,驻营城外,义军用火箭射燃城外茅舍,火势延及元密营帐,使其混乱。义军趁机杀出,元密大败。入夜,庞勋集中大船300艘,装满资粮,顺流而下。元密率军追击,被义军夹攻,再次溃败。败兵陷入沼泽,义军追到掩杀,元密死于乱军中。庞勋审问降卒,得知徐州空虚,即引兵北渡濉水,进攻徐州。
徐泗观察使崔彦曾紧闭城门,选城中壮丁守城,无奈全城恐慌,已无斗志。10月17日,徐州城破,俘崔彦曾,杀尹勘、杜璋、徐行俭等人,义军声名大震,徐州附近投军者万余人。庞勋以许佶为都虞侯,赵可立为都游弈使,分兵出击,相继攻占丰、沛、萧、砀、下邳、宿迁等地,声势浩大。
二、庞勋起义的缘由
884年的(中和四年)六月十七日,黄巢起义失败后,仅历时23年,唐朝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