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解放第一年 军民联手谱新篇
在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中,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纵队进入徐州城,淮海重镇徐州就此宣告解放。中共中央在贺电中称:“徐州是南京的门户,是匪首蔣介石进行反革命内战的钜大军亊基地,徐州的迅速解放对于全国战局极为有利。尚望继续努力,为全歼当面匪军而奋斗。”在中央电文精神的鼓舞下,从1948年12月至1949年12月的一年零一个月中,徐州军民怀着胜利的喜悦,以新徐州主人翁的姿态,团结奋战,谱写新篇,干了一件又一件可歌可泣的大事,为淮海战役的迅速胜利和全国的尽快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迅速建立新政权
1948年12月2日,也就是宣告解放的第二天,徐州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成立,为徐州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全市军事、行政管理事宜,傅秋涛任主任委员。同日,中共徐州特别市军管委员会(即中共徐州市委)正式成立,傅秋涛任书记。也是在这一天,徐州市人民政府和徐州市特别警备司令部宣告成立,周林任市长,袁也烈任司令员。上述情况表明,一天之内徐州的党政军权力机关同时建立起来,从此开启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数日后,因傅秋涛另有任用,周林任市委书记兼市长。1949年3月,周林奉命他调,张北华接任。市军管会成立之后,即向机关军政人员发布“入城守则”11条,以严明纪律。华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亦发布公告,“特与徐州全体同胞和各界人士约法七章”,以安定人心,稳定秩序。市政府成立后,将全市划分为4个区,区以下设立街道,並宣布取消国民党遗留下来的保甲制。到1949年5月,市区有56条街道建立新政权,300多名积极分子领导街道工作。
值得提到的是,徐州解放的第一年,就召开两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充分体现了新政权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本色。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1949年9月26日至30日召开,会期5天,出席代表264名。市委副书记华诚一到会讲话,市长张北华作施政报告,这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案275件。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展生产问题的决议》、《关于劳资关系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剿匪治安问题的决议》。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1949年12月16日至18日召开,会期3天,实到代表219名。会议听取了市长张北华关于两个月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市协商委员会”作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会议收到代表提案151件,合併为74案,交市政府采择施行。
徐属各县已先于徐州获得解放,所以这些县的人民政权也都相继建立起来,有的还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对新政权建立后的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 千家万户齐支前
淮海战役是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的,为了保障前线部队的有效供给,徐州市、县均成立支前指挥部,区乡和村寨则成立支前大队或支前站和支前小组,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有力出力、有粮出粮、有草岀草、有车岀车、有畜出畜,打了一场千家万户齐动员、千军万马齐支前的人民战争。
1948年12月12日至22日,国民党黄伯韬兵团4个军被围困在以碾庄为中心的狭小地带,为了支持解放军打好这场决胜战,邳县和邳睢县支前指挥部在放军行进的道路上,设立了茶水站、粮草供应站和伤病员转运站。许多群众说:“宁可自已挨饿,也要让解放军吃饱肚子去打胜仗。”他们有的将准备过年的小麦磨成面粉送到前线,有的扒掉自己的草房将房草送给解放军做烧草。在战斗最紧要的关头,两县共向前线送去面粉200多万斤,有6500多人冒着敌机的扫射,将1200多名伤病员送到后方医院治疗。沛县支前面粉、小米各20万斤,军鞋20万双。铜山县支前粮食290万斤,柴草2200万斤,出动各种车辆2237辆、毛驴2623头,全县有675个村获得拥军村称号。萧县支前民工9万多人、担架5700多付。萧宿铜县支前粮食530万斤,马料100万斤,柴草2000万斤,牛车2050辆,毛驴4000多头。在徐州市区,支前指挥部组织女工和女学生日夜为前线赶制军衣、军鞋、军帽。运输工人组织车辆为前线抡运物资,仅1948年12月9日至20日就运送军粮12.5万斤、油盐3.2万斤、汽油345桶。有资料显示,1949年1月5日徐州支前指挥部发送给华东野战军和中原军区的物资有:棉被4818床,棉衣1153件,各类炮弹8163发,各类子弹839万发,炸药10万斤,枪支837支,送话机1300部。另有资料介绍,共有400万人口的徐州地区,在淮海战役中共出动支前民工37万人、大小车辆64500辆,提供军粮3447万斤、柴草6600万斤。
此外,1949年1月初,市军管会和市委、市政府及各界代表组成百人慰问团,前往野战医院慰问负伤的官兵,带去了白糖、罐头、香烟等慰问品,充分表达了徐州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意。
三、 剿匪肃特保平安
国民党败退之后,潜伏在徐州各地的特务分子和土匪武装,乘社会尚未安定之机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对新政权是一个严重威协。为此,市军管会和市委、市政府采取武力清剿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方法,发动人民群众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剿匪肃特斗争。
徐州刚一解放,警备司令部即公布蔣军官兵登记事宜。到1949年1月20日,共有11367名官兵前来登记,初步掌握了国民党遗留官兵的情况。同时通过接收中共地下党组织,从地下党员那里得知一些关于国民党遗留官兵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市军管会首先宣市取缔假借民主之名,而进行阴谋活动的“民主共进党”和“新社会革命党”两个非法团体。市公安局则将以岳崇阳为首的匪特23人抓捕,从中缴获长短枪10支、子弹300多发。不久,市公安局又破获了反革命组织“苏豫皖边区救国总指挥部”,抓捕15人。
1949年3月7日,徐州訾备司令部召开会议,决定警备二、三、四、五团分别赴铜山县、铜北县、萧县和萧宿铜县,在当地县委领导下,配合县区武装开展清剿行动。6月,在铜山、铜北和萧县三县歼匪77人。在此期间,还在东陇海铁路沿线及苏鲁交界地区清剿匪特7股,查出暗室12处,缴获枪支361支。7月,将企图实施暴动的匪特队长黄庄田、王景堂等17人抓获,缴获枪支18支。8月,又全歼以李献,谟、朱德魁为首的匪特团伙90多人。
徐属各县自行开展的剿匪肃特斗争也取得了重大胜利。萧县破获了潜伏在黄口镇一带的反革命组织“农民救国会”和“和平救国会”。邳县破获了反革命集团“苏鲁皖边区反共自卫军”,並活捉其首领唐广全。萧宿铜县共清剿匪特3股,並破获了以王天松为首的反革命集团。雎宁县通过清剿,共缴获枪支1159支。
四、复工复业抓生产
面对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国民党逃跑时破坏留下的烂摊子,市军管会迅速组织力量抓好接收工作。参加接收工作的干部有1573名、战勤人员1545名,还有502名熟悉情况的旧职人员。他们首先没收和接管了徐州石油厂、大源油厂、青年面油厂和上海火柴厂。接着又接管了国民党设在徐州的省立农事试验场、林务局、畜产管理处等10多个带有实业性质的部门和单位。为了稳定金融和市场秩序,市军管会发布了金字第一号布告,规定一切交易必须使用北海币或华中币。随后,国民党设在徐州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合作金库、山东银行、江苏银行等,相继被接管。到1949年1月20日,金融、实业、工商、粮粮、军械、文教、铁路、工矿、出版、卫生、无线电、公路运输等17个行业的接收工作基本结束。
为了抓好复工、复业、复课工作,市委、市政府于1949年1月9日至12日连续多次召开有铁路、工厂、地板车、人力车、粮食、棉织、土布、电料、印刷、面粉、木器、银楼和各类小手工业者及摊贩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刚刚获得解放和新生的各界代表踴跃发言,就复工、复业、复课等问题
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市长周林当场承诺将尽力帮助工友们复工、复业,以解决大家的生计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各行各业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高涨,复工、复业、复课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铁路工人抢时间比贡献,仅用三昼夜就将被炸毁的一座大铁桥抢修完毕,到1948年12月15日,徐州至临城、郑州、宿县、新安镇的铁路灰复通车。徐州电灯厂地下党员在徐州解放前夕就组织了护厂队,保护了一些重要设施,所以市委、市政府提出复工、复业要求后,便立即投入生产,保鄣了全市的正常照明。贾汪煤矿工人出满勤夺高产,平均日产量超过解放前最高日产量。其他工矿企业和商贸企业也都陆续复工复业,徐州城乡之间和徐州与周边地区的贸易畅通,物资进出频繁。教育部门根据师资情况,将市区的部分公立中学合併,並抓好其他中小学的复课工作。到1949年3月底,市及所属各县的中小学基本得以复课。其中市区73所、丰县258所、沛县215所、华山县201所、铜北县172所。
五、救济災民度难关
因为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加上战火和自然災害,解放后第一年的徐州城乡随处都可以看到流离失所的饥民。为此,市委、市政府及其所属的县、区均成立救災委员会,采取有效措施扶贫济困,让穷苦百姓度过难关。
一是成立合作推进社和生产自救小组,将一些有一技之长和愿意自食其力的人组织起来,通过发挥一技之长或辛勤劳动,实现自我谋生。仅市区就有10391人加入合作推进社,找到了生活出路。市政府还组织北海银行为732个自救小组发放货款4亿元(旧币),用于发展生产,开展自救。
二是适时发放救災物资,让災民的生活得以保障。1949年1月4日,市政府发放首批救济粮15万斤,有7322户、26273人获得救济。1月13日,市政府又发放救災粮1.8万斤,专门救济被敌机炸伤的无辜百姓。7月3日至6日,徐州及其周边地区连降大暴雨,雨量达300.7毫米。市委、市政府除及时组织抡险救災外,还发动各界捐款捐粮,使2.5万人得到了救济。徐属各县亦向災民发放了大批物资,其中邳县发放救災粮85万斤,发放棉衣、棉被2.3万件。
三是对遭受战争创伤严重地区的难民,给予特殊照顾。萧宿铜县和萧县的部分地区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之一,战后难民多达15万人。为此,徐州市专成立了战地救災委员会,市长周林兼任主任,除及时发放粮食、衣物外,还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所捐钱物折合北海币10亿元(旧币)以上。以萧县为例,这个县共发放安家粮1000万斤,发放耕牛贷款折粮300万斤,还建立5个农具加工厂赶制农具,免费发放给难民使用。同时组织5个医疗小分队,建立4个小型医院,为难民注射防疫针6万人次,还有3万人次在小型医院得到医疗。
四是及时抡修公共设施,为人民群众营造比较好的生活环境。徐州市区疏浚地下管道25031米,新建地下管道1690米,培修黄河堤岸1450米,疏浚奎河3435米。各县也都对一些公共设施进行了修复。其中萧县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修复了阎公河、闸河和岱河河堤,疏浚了龙河、港河、湘西河等河道,还帮助高亢地区打灌溉水井84眼。
在全国人民欢庆建国70周年的日子里,回望徐州解放第一年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徐州解放的第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旗开得胜的一年,也是令人难忘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