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得以善终的徐州三员武将
在我国封建社会,封建帝王大多是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享乐,一般采用“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宝弓藏,国家定谋臣亡”的策略。尤其对手握兵权的重臣、武将,更是置之死地而后快。而汉代却有得以善终的文臣、武将,前有张良、周勃、灌婴,后有樊哙、夏侯婴、季布。
1、樊哙
樊哙 (前242—前189年),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本以屠狗为业。秦末,他与刘邦的过往甚密,曾与刘邦一起隐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二世元年(前209),与萧何、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反秦。待刘邦做了沛公,便让樊哙做了他随从。跟随刘邦征战,先是攻打胡陵、方与,在丰县一带打败了泅水郡监和郡守的军队,后又平定了沛县。与司马橺在砀东英勇作战时,斩十五首级,打退了敌人,被封为国大夫。抵抗章邯军队时,樊哙率先登城,斩二十三人首级,被赐爵为列大夫。此后经常跟随刘邦出征,常立战功。入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后,刘邦沉湎宫廷生活,力劝刘邦还军霸上(今西安东南),勿贪秦宫奢丽之物。他与张良质问刘邦:“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那?”力劝刘邦还军灞上。汉王元年(前206)十二月,持剑盾闯鸿门宴,面斥项羽,保护刘邦逃离险境。
八月,由汉中还定三秦,升郎中骑将,复迁为将军。攻城阳,下户牖,破李由(李斯之子)军,共斩首十六级,被赐上间爵。在围攻东郡守尉的战斗中,打退敌人,斩首十四级,俘获十一人,得封赐五大夫。之后又破秦河间守军,赵贲、杨熊等的军队。屡次先登陷阵,捕斩有功,被赐爵为卿,被赐贤成君的封号。后又多有斩获而再加封赐。攻武关至霸上,樊哙率军斩杀都尉一人,首级十个,俘获一百四十人,降二千九百人。继参加对楚作战,屯守广武(今河南荥阳北)一年。因樊哙坚守作战有功再增加食邑八百户。
汉初,异姓诸侯王反叛不断,樊哙成为征讨叛军的主将。先攻打反叛的燕王臧荼,俘臧荼,平定了燕地;楚王韩信反,樊哙随高帝到陈,活捉楚王韩信,平定楚地。更赐爵为列侯。以舞阳为食邑,号舞阳侯;又以将军名义跟随高帝讨伐了韩王信,斩韩王信,与绛侯周勃等共同平定了代地,因功再增加食邑一千五百户;因击退陈稀、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先登,收取赵地清河﹑常山等共二十七县,被提升为左丞相。所部败陈稀的胡人骑兵于横谷,斩将军赵既,虏获代丞相冯梁、郡守孙奋、大将王黄等十人。与诸将共同平定代地乡邑七十三个。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又以相国职率兵击燕王卢绾,平定燕地十八县,五十一个乡邑。高帝把他的封邑增至五千四百户。总计樊哙战功:跟随高祖作战,斩首一百七十六个级,俘虏二百八十八人;自己单独领兵作战,打败七支军队,攻下五个城邑,平定六个郡,五十二县。虏获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将官十一人。樊哙成为汉朝从创立到稳定的重要将领。汉兴,封舞阳侯。跟随刘邦征讨反叛的异姓诸侯王,所部俘臧荼,斩韩王信,收取赵地27县。樊哙一直跟随刘邦左右,是刘邦的爱将。后娶吕后妹吕须为妻,生有一子樊伉,因此与皇帝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他因是吕后妹夫,也险些被诛。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
2、夏侯婴
夏侯婴(?-前172年),即汝阴文侯,又称滕公,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跟随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封地在今安徽省阜阳市。1977年出土的西汉汝阴侯墓是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的墓葬,可证其封地所在)。
夏侯婴,起初在沛县官府的马房掌管养马驾车。每当送客人或使者回来,经过沛县泗水亭,就跟高祖交谈,没有不谈到日影移动,天色已晚才走的。不久,夏侯婴做了县里的试用官吏,与高祖很亲近。高祖开玩笑伤害了夏侯婴,有人告了高祖一状。高祖那时当亭长,官吏伤人,加重治罪。高祖就申诉他没有伤害夏侯婴,夏侯婴还为他作证。后来这个案子又翻了过来,夏侯婴因为高祖的牵连而坐牢一年多,挨了几百板,终于因为这让高祖逃脱了罪责。
高祖当初想攻沛县的时候,夏侯婴以县令属官的身份做高祖的使者。后来,高祖回师平定三秦,夏侯婴又跟随高祖攻打项羽,到了彭城。项羽打败汉军,因为形势不利而逃跑,路上遇见孝惠帝和鲁元公主,让他们上了车。因为马已经疲惫而敌人又在后面穷追不舍,汉王着急,几次用脚把孩子推到车下,夏侯婴几次都把他们从车下抱起来,让他们坐在车上。汉王非常生气,一路上有十几次想杀夏侯婴,但终于能够逃脱,把孝惠帝和鲁元公主送到了丰邑。
汉王追击逃跑的匈奴骑兵到平城,被胡人包围,被困了七天。汉王派使者以厚礼给匈奴单于的阏氏,冒顿就解除一面的包围。汉王出城时想快点跑,夏侯婴却坚持慢慢行走,弓箭手都拉满弓向外以护驾,终于脱身。
夏侯婴跟随高祖在沛县起兵,直至高祖逝世,长期担任太仆官职,后来仍以太仆身份侍奉孝惠帝。孝惠帝和吕后感激他在下邑路上解救孝惠帝和鲁元公主,把宫殿北面第一等公馆赐给夏侯婴,称为“近我”,以显地位尊贵且与众不同。孝惠帝逝世后,他仍以太仆身份侍奉吕后。吕后去世后,代王即位,夏侯婴以太仆身份与东牟侯进入宫廷,进行清洗,废去少帝,用天子车驾到代王宫邸迎接代王,与大臣共立代王为孝文皇帝,仍担任太仆。八年后去世,谥号为文侯。
3、 季布
季布,秦末汉初人物,生卒不详。初为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数围困刘邦,后为刘邦用,拜为郎中,历仕惠帝中郎将、文帝河东郡守。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著称。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是“一诺千金”成语的出处。
季布是楚地人,(据季氏族谱记载季布籍贯安徽寿县人,属于西汉徐州刺史部)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刘邦受困窘。项羽灭亡后,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窝藏季布,罪灭三族。季布藏在濮阳一周姓人家。周家说“汉王朝悬赏捉拿你,搜查就要到我家。将军能够听从我的话我才敢给你献个计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季布答应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出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买了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并且告诫他的儿子说“田间耕作的事都要听从这个佣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样的饭。”朱家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拜见了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喝了几天酒。朱家乘机对滕公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追捕他这么急迫。”滕公说“季布多次替项羽窘迫皇上,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干休。”朱家说“您看季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滕公说“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朱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再说,凭着季布的贤能汉王朝追捕又如此急迫,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这种忌恨勇士而去资助敌国的举动,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了。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滕公知道朱家是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此时,许多有名望的人都称赞季布能变刚为柔,朱家也因此出了名。后来季布被皇上召见表示服罪,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
汉惠帝时,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使天下动荡不安。”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
季布做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准备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住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一定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史记卷一百、列传第四十•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最后老死在官任上。在陕西周至哑柏镇西南有季布墓。
以上三人得以善终,各有原因。樊哙因吕后的妹婿,刘邦病死,吕后称制,吕氏姻亲逃过一劫;夏侯婴识时务,服侍数代皇帝尽忠到底;季布由刚转柔,随遇而安,全身而退。
|